在修持的見地與修證之領域中,常會聽到人說到「正念」與「妄念」這兩個名詞,但一般人對此二名詞的真實意涵,是否完全了解?末學願在此表達一己的看法。
「正念」與「妄念」,嚴格說來,皆「妄」也
無論「正念」與「妄念」,都是念頭,即屬第六意識之範疇,以體、相、用之歸類法來分,它們都是「體」之「用」也,而非「體」之本身,凡「用」則是無常,是變易性而非永恆,若以「凡有所念,皆是虛妄」之準則而論,無論「正念」與「妄念」,皆虛妄也,那就不必討論下去了。
然而在萬有的幻化世間裡,我們又是幻化的一部份,既離不開,也跳不出。入定八萬四千大劫,也如南軻一夢,終要出定,回到幻化中來,即使成佛也是夢幻之成就。既然避不開,就須完全面對它,這就是大乘佛法的精髓所在了。其實只要處幻不迷,覺性長在,無住無著,卻又處處了然,身居二性,處幻居幻,又有何妨!這個層面的見地與修證,太高了,我們姑且不于討論。
在我們日常生活中,是隨時要起念的,念不起,就成了木石,如何做人處事?如何講經說法?如何學習進步?故起心動念是必然的,然就在這起心動念裡,就有「正念」與「妄念」之別了。我們現在要討論的,是這個前題下的「正念」與「妄念」。
「正念」與「妄念」,是相對而非絕對
首先要了解,什麼是「正念」?什麼才是「妄念」?這個問題是沒有固定一曾不變的標準答案,因為其答案是相對的而非絕對的,要依時、地、與當下的情況而定的。
往往我們會有一個錯誤的觀念,以為一個修淨土的人,念「阿彌陀佛」就是他的「正念」,而修「準提法」的,念準提咒就是其「正念」。其實,亦不盡然,而是要視當下的情況而定。譬如說,一位航空客機的飛機師,在飛機起飛或降落時,他若專心去念佛或持咒,就可能誤了大事,故此時,他的「正念」應是專注一心的駕駛,而決非是念佛或持咒了;同樣的,一位在開刀房內執行重大手術的外科醫生,他當時的「正念」,應是專注的開刀,此時若有了念佛或持咒的念頭,反而成了「妄念」;當然,一個人在專心修持之時,其念佛或持咒方法等修持的方法,當然就是其「正念」了;如此可以類推下去。由此看來,「正念」與「妄念」的裁定,並不是絕對的,而是相對的。
「正念」之意涵,用一個比較切合的解釋,應該是,一個人在生活中,當下所應起而必須的念頭,就是其「正念」,其他任何不相關的念頭,都可能是「妄念」了,即使不算是「妄念」,至少也是「副念」了。譬如說,當你開車時,開車是你的「正念」,但你熟能生巧地心有餘力,在自己能夠掌控之安全狀況下,於開車的同時,還能零星的念佛或持咒,此時,念佛或持咒只是個「副念」,是屬散心持念,一有狀況發生,有礙於開車的「正念」時,是隨時得以中止的。此種「副念」是附帶有的,不能完全算是「妄念」,因為它是在自己的掌控下「作意」而來,「妄念」是不請自來,自己無能掌握的。
當生活當下的環境變遷了,「正念」之意涵也可能隨之變化,原先的「正念」,可能成了「妄念」,而原先的「妄念」,也可能會變成了「正念」。例如,一個醫生正在開刀房動手術的一刻,其「正念」當然是專注地開刀,此時若起了持咒的念頭,那就是「妄念」,待其手術畢返家後,開始上坐修持準提法時,此時,持準提咒就是其「正念」,其他的無關念頭,就須放下,否則,就是「妄念」。
因此,一個人在一天之中,開車時有開車必須的「正念」,聽課時有聽課必須的「正念」,做功課有做功課必須之「正念」,說法時有說法必須之「正念」,聽講時有聽講必須之「正念」,寫程式時有寫程式必須的「正念」,游泳時有游泳必須的「正念」,…隨時都會變化。故日常生活中,沒有絕對的「正念」,也沒絕對的「妄念」。
當然,心中清淨了然,觀照到自己的起心動念,如果把這一境界也算一念,這當然是「正念」,不但是「正念」,而且還是所有其他「正念」的基礎。也就是說,凡是「正念」,自己都應是清楚了然的。
至於「頑空」境界,渾然不知了,則屬於「妄」,因為這是一種昏沉現象,昏沉當然屬「妄」。後期禪宗所標榜的「無念為宗」,六祖將「無念」二字解釋為,「無」──無妄念,「念」──念真如,他就是怕大家把「無念」當作什麼都不知的「頑空」境界,故將「無念」作如此註解,其用意不就是很清楚了嗎!注意啊! 南師一再警告我們,若把「頑空」當成「定」,來世的果報就可能是畜生道了,我們不得不慎!
「妄念」時時不起,「正念」用過則休
「妄念」不起,不用解釋,很容易懂,卻非常難以做到,一般凡夫,要想脫離「妄念」,即使是極短的片刻,也恐怕非常不易。如果自己在盤腿打坐專修時,都難做到片刻的「妄念不起」,而說能在日常生活中,可以隨時觀照得「妄念不起」,豈非自欺欺人?這也是我們必須修「定」的緣故,因為,我們身心是一體的,色身都擺不平,卻要心平,難矣!要擺平身與心,則非修定不可。這也說明了,沒有一些定力者,單修「觀心」法門,並不是很妥善的。
「正念」也不是要一直把持不放的,而是必須時要立即提起,用過了不必要了,就應完全放下才是。為人處世,必須要起心動念,動念並不可怕,只要「無所住而生其心」就可以了,所須的念起了,用過則休,放下,不再執著不放,就是「無所住」了,否則,它就反成了「妄念」。
我們千萬不要小看「妄念時時不起,正念用過則休」這十二個字,能夠做到,就很了不起了,即合觀心法要之精華,徹悟的聖賢,平時保任,也不過如此,只是更為不勉而中,從容地「觀而無觀,無觀而觀」而已。
一己淺見,供君參考。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