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3年4月23日 星期二

觀想的要領,須善用「識」 (南師衣中珠之探尋系列)



  任何修持的法門,幾乎都離不開「止觀」二字,而得止之後,非得進入慧觀之層次,方能更上一層樓。

  尤其是修習密乘之行者,其攝心的方法是離不開「觀想」的。自古而來,大德們很少將「觀」的原理徹底解釋出來,因而,許多初學者,觀想不得要領,拼命用自己的思維去勾畫出所須觀想的影像,結果愈觀愈糟,還不如不觀來得好。 南師乃顯密圓融的過來人,並且精通「唯識」,他把「觀想」的道理與方法,用唯識的功能攤開來給大家,讓我們一目了然,就能順藤摸瓜地得到要領。

  南師多次開示,特別強調指出,觀想不能用第六意識去硬想,硬想會觀出毛病的。他早在《習禪錄影》中就說過:「所謂觀想,並不是用第六意識的妄想去觀哦!而是第六意識的現量境,是第七識的根,第八識的功能的影像

  根據末學一己之了解,解說如下。我在這裡並不想討論深奧的「唯識」理論,僅僅用最淺近的說法,來表達所須述說的原則。

什麼才是第六意識的「現量境」呢?

  前五識是「眼識」、「耳識」、「鼻識」、「舌識」與「身識」,這些功能來自於我們的五根(眼、耳、鼻、舌、身),以「眼」為例,眼根就如同相機,眼識能從相機中看到一切呈現的景物,清楚了然,但不取分別,不作好惡,亦不選擇,當眼睛看到一個人,眼識只清楚是一個人,至於這個人是男是女,是大人或小孩,是熟識者或陌生人,並不屬「眼識」的範疇,直到第六意識起了作用,就分別出,該人是誰了,認不認識,其姓名為何,都能分別清了,分別心起了作用後,接著好惡心、貪得心、逃避心等等的心理反應,一連串地冒了出來,然後再指令前五識做出一些支配的動作,這都是屬於第六意識的功能了。第六意識主宰了一切心、行,功能極大,前五識都歸它指揮,但它卻也是最大的染媒介。

  第六意識的「現量境」,就是放下分別心,無住無著,任由前五識自然顯現,不加也不減。有如嬰兒一般,他有看、聽等功能,前五識嬰兒俱足,但其第六識還沒發展出來,看歸看,聽歸聽,雖然也會對所見、所聽的事物作出正常的本能反應,但卻沒有分別心,這就是第六意識的「現量境」了。

第七識是什麼?與第六識的關係如何?

  唯識所講的「第七識」,音譯為「末那識」,是第六意識所依之根,心識生起,必有所依,前五識所依的是五根(眼、耳、鼻、舌、身,此為色法之根),第六識所依的是第七末那識(此為心法之根)。意識依於末那識而生起,末那識即為意識之根

  末那識又是第八識(阿賴耶識)之轉識,是「我執」的根源,有了「我執」,就會導致第六意識的「人、我、眾生」諸相之分別心,再演變成貪、嗔、癡、慢、疑等五毒,這些現行又再反過來染污了第七識,同時也在阿賴耶識種下了惡種子。這就是種子生現行,現行又生種子的道理,可能就進入了惡性循環。

第六意識「現量境」之作用何在?

  剛才所述的是種子與現行間的惡性循環,而修行則要將循環反過來,成為良性循環,而這個良性循環,必須由第六意識著手,不要小看了這第六意識的「現量境」,如此,一旦停止意識上的分別作用,而回到意根的清明上去,逐漸將意根(第七識)染污轉為清淨,當意識上斷去分別心與我法二執時,第七識才可由污染而轉為初步的平等性智。這就是修持轉識成智的過程之一。故以修行而論,五陰之中,想陰是最重要的,即此理也。

第八意識是含藏識,善種子要遍植、深植

  第八識音譯為「阿賴耶識」,前七識都是其轉識,完全受其影響,它是含藏識,儲藏了我們無始劫來的一切記載,無論善、惡或無記等業,點點滴滴,完全收藏起來,無一漏失,而這些收藏的業力種子(),就會推動現下或未來的思與行為(),而這些現行之果,又成為新的種子,植回第八識中,待將來因緣成熟時,再會結其果,永遠不斷循環下去。

  我們的一切行為,乃至於起心動念,都會在阿賴耶識裡植下種子,知道這個道理後,便應了解到,修行不僅僅在盤腿打坐之時,而是隨時隨地都要播撒善的種子,修行不能時時關注到自己的起心動念,要想轉業、轉識,難矣!這也是為什麼修淨土法門者,二六時中,都須念佛;修密乘者,二六時中,都須持咒、觀想;修觀心法門者,二六時中,都須在觀照之中;參禪者,無時無刻都在參禪中;如此類推下去。因此,修持必須細微到自己的起心動念,與平常生活打成一片,方能算是真正的修持。

  就以念佛來說,如果只有在盤腿打坐時,才專一念佛,播下善業之種子,而平時生活中,閒下來,都在放逸中,胡思亂想,種的多為惡業或無記業的種子,總算下來,惡種子多於善種子,如此,會有轉識成智的可能嗎?反之,若念念都在念佛之中與定慧之中,善業種子之數量則遠遠超過了惡業之種子,遲早有一天,會轉成功的。

六、七因上轉,五、八果上圓

  南師在講解《八識規矩誦》曾告訴我們:『六祖慧能大師有二句話描述:「六、七因上轉,五、八果上圓。」我們在修行的「因」位上第六意識的妄念空了,達到般若的境界;第七識的我執沒有了, 對待一切人,怨親平等。不過,這兩識雖然轉了,還是意識的境界,並不能就算是「道」,必定要第八識在「果」位上轉為大圓鏡智,前五識跟著轉為成所作智的時候,才算是有了成果。

  整個修行的道理,都在這裡劃出清晰的輪廓了。第六與第七識,還算容易轉,前五識與第八識,要到證果時方能完全轉化。可見法身佛還不太難得,報身佛與化身佛之成就,就很難了。

第八識的影像原理

  當我們想到自己的至親,其影像我們想都不用去想,即刻了然呈現在眼前,絲毫不費力;而對一個不熟的人或物,就很不容易觀想出其清楚的影像。究其原因,是因為我們至親的影像,是在朝夕日累而不知不覺中,遍植、深植在第八識田中的,故只要心頭輕輕一帶,立即就能呈能現眼前,毫不費力。

  因此,我們如何觀想得法?就得借用一些相關的自己熟悉事務了,譬如說,若要觀想一明點在心頭,就可借用過去腦海裡任何一盞燈的影像;若要觀想初步的心月輪,就可借用過去中秋賞月的經驗影像。但若要觀想準提佛母,而過去經驗中,從沒看過,那就要借用一些佛母的輔助圖片了,先將此輔助圖片,將其細觀深植八識田中,當然會須要多一點時日,方能熟觀出來,但原理還是一樣的。

觀想的要領

  敘述了一堆唯識的淺近知見,現在進入正題,觀想應如何觀?

  南師在《1985年元月親領十三週準提共修之開示》中曾說:『現在先談「觀想」,是意識造境,就以觀明點來說,要觀出一個亮光,因此,要你們看這個油燈,把這個油燈的影像看清楚了,然後,隨時意識裡有這麼一個亮光存在,明點就觀起來了,觀起來不動,不論何時何地,吃飯、做事、上廁所等等,意識境界中,始終有這個明點,慢慢地,這個假想出來的明點,越來越清楚,妄念越來越少,甚至沒有妄念了,身心皆亡,只剩這一個亮光,心燈明朗而得「止」,這是有意想像造出來的「觀」。

  油燈的影像看清楚看熟了,已在八識田中種了下去,然後,由第六意識輕輕一帶,帶了出來之後,第六意識本身的分別功能不起,保持其現量境的清淨無染,無加亦無減,這就對了。

  南師於《南公上師1997年再傳準提法於香港》中又言:『觀想不成就,第一步就不能修了。觀想的道理,不是如畫圖一樣,一筆一筆地來,而是如電影一樣,一下子就要全部出現的。』故觀想用第六意識去硬性將影像勾畫出來,是不對的,觀想成功的話,應是剎那間就觀出來的。

  一下子不能觀出來,沒關係,先從粗淺的影像觀起,譬如說,觀想阿彌陀佛,一下子觀不出來,先觀一個籠統的輪廓,以後再觀細微;觀準提佛母,觀不出來,先觀其一部份,如頭冠、法器等,或只觀一粗淺的輪廓即可;觀心月輪無法依儀軌觀出,可先觀一個明月即可,待明月觀出來了,再加觀一個在月中,一步一步地漸入情況,不要操之過急。最重要的是,觀出來了,↑還要定住它才行。

  南師於《準提法修持要領開示》中說:『妄想是第六意識硬想,觀想則等於是第七識末那識同第八阿賴耶識的功能發起來,是獨影境又不是獨影境,它又是明了意識。

  學密宗不通唯識不能學的。說它是獨影,它又是明了意識,說它是明了意識,它又在一面說話、行事,與獨影差不多現象,但又不是非量境界,非量就是神經病。為何不是非量境界?因為由我作主觀想起來的。非量境界你作不了主。

  這段話將觀想的原理,表達無疑。也就是說,第六意識將第八識田中的影像帶出來後,不加也不減地維持其清淨的現量境,沒有第六意識的控制作用,第七識也自然清淨,沒有第六、第七識的阻力,第八識的影像輕輕一帶就呈現了,它有如夢中不請自來的獨影境,但獨影境是非量,非量是自己不能控制的,但觀想則不同,它卻是自己能掌控的明了意識。

結語

  觀想的方法與原理,自古而來,幾乎沒有任何大德,講得更為清楚的了。這不是 南師的衣中之一大寶又是什麼? 他一再苦口婆心地講述提示大家,但真正聽了進去,完全明瞭了,並確切地照著去做的人又有多少?

  這雖說明了觀想的要領,其實,我們無論修持任何法門,整個修持的要領又何嘗離得開此一原則呢?

  我們隨時隨地都在念佛、持咒、觀心等等,二六時中,都是正念,一念萬年,萬年一念,第六意識的分別妄念不起,第七意根也就跟著清淨,第六、七識在潛移默化中,慢慢就被轉化了。再就第八意識而言,消極的是,心神沒有多餘的時間,去放逸地製造惡業或無記業,反而積極地還有功德,累積善業,在八識田中,播種的多是善種子,日久累積,自然就會轉化了第八識,第八識轉了,前五識也就著轉了,神通妙用,自然顯現,如此,才算真的修行。

  南師又曾言:「修行是很嚴肅的。戒、定、慧、大乘、小乘、內、外,一切行為,隨時隨地都要在有形相的規矩中,也要達到在自己沒有形相的心行中,轉變了過去、現在、未來一切的種子,轉變一切種性為成佛種性。」惡業轉成善業,善業轉成大智慧成就。故修行若僅僅限於盤腿打坐或禪七等,不能擴及起心動念,與平常生活打成一片,是無法達到氣質變化而有成就的了。

  至於第六意識的現量境,不僅是所有修止觀法門的要訣,而且,即使開悟證果的聖賢們,平時保任也都離不開第六意識的現量境的。懂得利用第六意識的現量境者,修行才會上路。這也是為什麼修行要回返童真,童真就易入道之原因了。

  南師慈悲,把秘密都佈施了我們,我們也要有智慧來承接它、解讀它、做到它,方不辜負他老人家一片苦心啊!

  因此,與其說這是「觀想的要領」,實則更可將此標題擴大為《觀想與修持的要領,須善用「識」》了。

  一己淺見,供君參考!

2013年4月14日 星期日

頓悟的剎那,心脈輪必是開的 (南師衣中珠之探尋系列)

  20079月末學率團赴廟港太湖大學堂拜師時, 南師曾作如下的開示:

  「一個人在「開悟」的那一剎那,身體中的「心脈輪」,一定是打開的,因為身、心是互為因果的,「開悟」在心裡上是一個極大的認知與轉變,「心脈輪」在那當兒, 必然會受影響而開開來了,反之,當色身的「心脈輪」打開時,也極可能導致心理上的「開悟」。如果一個人自認自己「開悟」了,尤其中脈的「心脈輪」從未打開過,就不能算是真正的「開悟」了。至於「心脈輪」開了之後,由於修持不力,又合攏封閉了起來,不能保任,那又是另外一回事了。

  「心脈輪」是密乘所謂的「中脈」最重要的一環,「心脈輪」一旦能打開通暢了,整個「中脈」即使還沒有完全通暢,但必也差不多了。這段文字說明了「心物一元」的道理。雖說氣脈不是道,不可執著,但其卻不能不明,明而不執,方為上。這又是不具門戶之偏的生命科學之實證之一。容末學解說如下:

密宗執有,禪宗執空,述說不一,著重有別

  密宗是依身起修,非常著重氣脈修持之理, 南師在《如何修證佛法》中,曾說:『…修密宗主要強調的是修氣修脈,以達到成佛證果。氣修不通,脈絡轉化不了,不能得定,就是所謂的:「中脈不通而言得定者,絕無是處。」』可見氣脈修持是有其理論基礎的。然而,有些密乘修行人,似乎把氣脈當成唯一之道,拼命執著其上,修氣、修脈、修拙火、修明點,反而忽略了「見性」應為其目標。或認為中脈通了,脈解心開,就必然是「明心見性」了,如此說法,未免偏於「唯物」

  而禪宗對色身氣脈之事,絕不多談,著重於心性之解脫。禪宗公案中,禪師悟道的例子,多是在剎那間為某一外境或事件所引發,絕少提及其漸修的過程與色身隨修的變化,僅著重於心性的一面,甚至於給人一種錯覺,好像「悟」的突然,說來就來了,沒有軌跡可尋,也無法複製,而且,悟了後,就一了百了了,對悟後起修與保任,幾乎都不著墨。令人感到「悟道」是不著邊際的東西,無法捉摸,似乎也無從修得,愈弄就愈發糊塗了。

  況且,禪宗公案中,有的並不是徹底的大悟,只是於剎那間偶見自性之光,但非究竟也。為什麼?如何來檢驗?還得來自色身的徵兆。 南師在《習禪錄影》中曾言:「若氣脈未通,雖有時可見自性光明一面,但如禪宗所謂孤光偶露,石火電光,只這樣發一下而已,不能得正定,不能得正覺,不能證果。故中脈未通,見道就不會徹底,真正能大徹大悟者,氣脈必通。但是這些禪宗大德們,又絕口不提氣脈之事,雖然目的是要眾生不要著相於色身而修持,但完全將色身變化的事實隱蔽不說,當行者到達這一關口之時,就會有徬徨而不知所措的可能了。

  禪宗與密宗修持的方法,一個重「物」,一個重「心」,所走的路徑或許有異,各有其所執,亦各有所偏,其在修持的切入點不盡相同,但其結果的路子,卻必相同。但礙於宗派著重之別,而不願多著墨於宗派主流教理以外的東西,更不願為他說背書而作一圓融的解說,自古以來,門戶籓籬,實在可惜。後世行者,因而導致其可能之誤解與無所適從啊!

生命科學,如實而言

  南師必然看到自古而來的弊端,挺身而出,以一個顯密圓通的過來人身份,把過去大德們都不願講的事實,宣示出來,這是非常不容易的事。 南師在《習禪錄影》中又言:「倘真見性,氣脈必通。二是一,一是二的,看你走那一條路。密宗他們是依身起修,所以講這種話。禪宗不談這個,但真明心見性,氣脈也當然必通」雖然殊途,卻必同歸。

  當然,把真切的事實講出來,也必然會倍受攻擊,修密者認為他不夠「密」,修禪者也認為他不夠「禪」,把他當為大外道、大邪魔來看。這些風浪他老人家經歷了一生,但他一概置之,問心無愧,我們今天才能因之而惠呀!

心物一元,互為因果

  深究其理,也不是完全說不清楚。簡言之,即「心物一元,互為因果」也。雖說一切唯心,最初的物都是由心而來,但物也能反過來影響到心,心物之關係,絕不是完全單向的,心徹底轉了物一定轉,如物還沒有轉,是不夠圓滿的。若非顯密圓融的過來人,是不敢下此定論的。真正的佛法,是沒有門戶之見的,因為,真理只有一個,是放諸四海而皆準的。

  這也說明了,修成佛必須要具備三身成就,法身成就轉化了「心」,報身成就轉化了物質的四大,化身成就更進一步地「物」能隨「心」而轉、隨「心」而生,自由自在。心與物都完全徹底轉化了,方為圓滿。故曰:「心能轉物,即同如來。」

  過往的顯密各大宗師,事實上也都實證到這個地步,但又礙於宗派本身傳統之慣理,不願多說。 南師卻以生命科學的論點來解說此一大事,是要打破宗教門戶之籓籬,就事論事,是劃時代之創舉。依愚之見,也是其衣中珠大寶之一了。

2013年4月7日 星期日

淺談「逆境」與「順境」



  人之一生中,隨時所要面臨的環境,不外乎「逆境」或「順境」。而其又可大致從物質面與精神面來作一粗淺的分類。

偏於物質面的「逆境」與「順境」

  有形有相的物質面,「逆境」與「順境」的展現無數,譬如說,「貧窮與富貴」、「病痛與健康」、「醜陋與美麗」、「失敗與成功」、「倒霉與幸運」、「短缺與充裕」、「死亡與生存」、「受阻與通過」、「潦倒與安泰」、「損失與獲益」等等,不勝枚舉。

偏於精神面的「逆境」與「順境」

  在比較抽象的精神面,「逆境」與「順境」的例子也很多,譬如說,來自外面的有「毀謗與讚揚」、「嘲諷與稱許」、「貶伐與褒獎」、「排斥與認同」等等。也有來自內心的,如「憂慮與歡喜」、「憎恨與高興」、「自卑與驕傲」等等。

喜「順」而排「逆」,人之常情耳

  一般人遇到這些逆境或順境時,所做出的直接反應,多在「貪、嗔、癡、慢、疑」的範疇,因為一般人,都會貪著順境而排斥逆境();在逆境中心生怨尤() ;或處逆境中自暴自棄() ;處順境中,自覺良好而起驕心() ;萬般努力仍處逆境而失信心()。這些反應都是一般人們正常之反應,以世間法來論,是無可厚非的。

  在我們世間的日常生活中,我們亦不難發現,對境執著較重者,其煩惱之根就愈深,反之則淺。一個凡是豁達的人,對「逆境」看得較開,對「順境」也不會喜昏了頭,則其煩惱就少、就淡;反之,對「逆境」患得、對「順境」患失之人,則時時將可能陷於煩惱之中了。

  若真能夠跳出這些「貪嗔癡慢疑」之心裡反應者,即可超凡入聖了,說說容易,若要隨時確切做到,的確難矣!

逆境與順境,仍屬二邊事

  以佛家的「不二法門」之觀點來看,「逆境」、「順境」,是相對的兩回事,各持一極,不離「二性」,故非永恆,任何執著,即難解脫。對「逆境」的憎惡、排斥,與對「順境」的喜愛、貪執,是同樣的不可取,這與世間法準則,有些不同。為了要生死解脫,就不但要將「逆境」完全放下,更且還得將「順境」徹底放下才行。

修道行者,內求尤嚴

  因此,以一個修行人來說,對自己之要求就須更嚴格了,無論做到做不到,其崇高之原則是一致的。對「逆境」要從排斥、怨恨而做到泰然放下,固然很難,而對「順境」也要從貪著、把持而做到泰然放下,就不容易了。略解如下:

  「逆境」來時,會帶來煩惱,甚至痛苦,一個修持功深的人,當這些煩惱或痛苦發起時,立即會心生警惕,知道此時抵抗、怨恨不但不能解決問題,會更加深煩惱與痛苦,因為這些都是會火上加油,無濟於事的,唯有能將其放下,這些「逆境」所形成的殺傷力,就會自行減弱了,放下得愈徹底,其殺傷力就愈形減弱,功效有時是立竿見影的。這是功深之修行人能夠時時警惕自己的。就算做不到「放下」,至少也看清了「逆境」之面目,待下再遭遇時,就能預先防範了。

  但「順境」來時,帶來的是歡悅、順暢,會悄悄地腐蝕了己心而不自覺,警惕心就顯然不足了,可怕的是,陷入了泥沼還不自知,貪戀之心或驕情之心,遂引發了出來,一點都不知放下,就會步入了修行人之大忌。

  「逆境」有如利刀,碰上了,立即會有切膚之痛,人會有戒心,還容易對付。而「順境」卻有如加了糖衣的毒物,吃下去口感非常好,不覺其毒,待其後毒性發作時,就難以收拾了,或者永遠發現不了地去承受最終所結的果報了。

是逆是順,在於自心,由逆轉順,處順不執

  實際上,是「逆境」還是「順境」,往往取決於自心,對一事境,若心有所執,就可能會成了「逆境」,若心無所執,放下得失,心起慈悲,即使是「逆境」,也可能轉為「順境」了。譬如說,某人做了一件對不起你的事,你若起了嗔怨之心,欲圖報復,「逆境」必生,煩惱必起。反之,你若心懷慈悲,原諒開導,以德報怨,令對方知過感佩,不再二過,助了他人,自得心安,反而成了「順境」。一切唯心,心的力量就是如此之大。

  我們平日,做了一件好事,雖然不求回報,但總會高興一陣子,就世間法而言,這是很正常而正確的。然而,聖人做過了善事,就如燕過長空,心中不留痕跡,全然放下了,更為自在解脫。這是我們應該學習的。

多少修持姣姣者,栽在順境魔考上

  歷來多少修得有些成就的修行人,許多都栽在「順境」的魔考上,譬如說,修持修得好,名氣也逐漸增高,聞風向學者日眾,信眾以崇拜偶像式的心態來求教,處處恭迎有加,言必恭稱尊敬的老師或師父的,而自己也感覺良好地陶醉其間,逐漸忘記了謙虛之道,也自覺自己高人一等了,得少為足,不但不肯再多學習,而且易生驕情,自以為是,好為人師,以善知識自居,自認為見過於其師了,目空一切。實際上,其已入了「順境」之魔了。慢心既起,誰的話都聽不進去了。這些行者,本來都是修持有素而令人景仰的對象呀!可歎呀!自誤了,如果又去誤人,就更為罪過了!

  這是我們修持行者必須借鏡而戒慎警惕的了,「順境」來了,更應以臨深履薄的心情來面對,千萬不要復蹈許多前輩所誤入的歧途了。

老一輩大德之風範,實值效法

  懷師曾指出,過去的佛教界大德,如印光大師、歐陽竟無等等,接見來求教的來訪者時,先看來者有沒有懷尊敬之心,如禮貌欠周,是會被捱棒子的,這是他們的教育法,你來求教,連一點尊敬善知識的心都沒有,就是「慢」,他們就會毫不客氣,慈悲地的棒打你這個「慢」。反之,你深具恭敬之心,你的頂禮動作還沒開始,他們比你還快,整個人都已反頂下去了。 懷師自己又何嘗不是如此,我在美國第一次拜見他老人家時,就遇到這樣的景觀,讓我當時真不知所措。

  我們向善知識行該有的禮儀,是應該的,雖然善知識並不須要我們如此做但我們修行人本來就是要自我謙虛,須對善知識有極度的尊敬,才不會自大我慢。然而,站在善知識本身的立場,認為自己是善知識,應該受到別人的禮敬,就沒有做到「無我相、人相、眾生相、壽者相」,因為還自認高人一等。金剛經也曾告訴我們:「若菩薩有我相。人相。眾生相。壽者相。即非菩薩。」因為你有高人一等之心態,就不夠資格為「菩薩」了。

心態不同,果報各異

  我們要看你自己的立場所在來決定自己的心態了。譬如說,一位老居士向一位年輕法師頂禮,尊其為僧寶,這在這位老居士來說,尊敬僧寶是當然的,沒有做錯。但站在這個年輕比丘的立場,也自認自己是僧寶,該受此一禮敬,那就是「慢」,就入了「順境」之魔了。「順境」之下產生的驕慢之心,是難以覺查到的,「順境」之魔就有這麼可怕難擋啊!

  難怪 懷師一再強調,們尊他為師,是一個修行人所應該的,但在他自己而言,他從不以師自居,他可傳你任何法,甚至於打你棒子,那是教育你、對你好,其內心卻是「「無我相、人相、眾生相、壽者相」的一慣作風呀!

  實際上,一個好為人師、自以為是的人,不管定力修得再好,多半已陷入「順境」之魔而不自知。

  如我凡夫,雖然自己還沒有本事帶來這些「順境」,但這些前車之鑑,已足以令人膽戰心驚的了,是無可輕忽過去的,以免有朝一日,自己也深陷難拔了。末學在此提出來這項議題,為的是要一再警惕自己,並希望能與君共勉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