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3年5月20日 星期一

南公「準提法」已經透露的內密 (南師衣中珠之探尋系列)





  南公上師於20081123日,正式慎重親自簽名發出各處學生的宣示中曾言:師誓願如世緣過百齡,得機而宣說其中全部內密,再正式傳授傳法上師之正式灌頂。不然,歿身而已。平常不易輕傳儀軌灌頂,只恐慈悲生禍害,方便出下流之故。(可請參閱原稿全文)

  如今,他老人家,由於世緣不足而提前仙去,其「準提法」之內密,將未能全盤托出了。然而,我們仔細觀察研討其之相關開示內容,不難發現,其實已有若干法之奧秘,在明示或暗示中,告訴了我們。末學現就此一主題,作一粗淺的探討。

傳承獨特異常,直接源自文殊

  20079月中,末學率團(北美同修)齊赴廟港的太湖大學堂,拜師求法五天, 南公慈悲,五天之內,課程滿滿,傳法灌頂,並於開示中,首次透露本法之傳承,是 南公昔年自峨嵋閉關下山後,再掩室於四川嘉定(樂山)五通橋多寶(如來)寺中,蒙文殊師利菩薩顯現親授。內涵性相融通及即身()成就奧秘。當時,即寫下了「準提法本」,並促成了往後傳授「準提法」的因緣。至於文殊師利菩薩如何傳給 南公的,他並沒有細說。

  早年(1984-1985), 南公為末學批示修習日記時,我也曾請教過:「既然準提法是古法,亙古相傳下來,那又是誰傳給釋迦牟尼佛的呢?」 南公批答道:「是佛傳佛,心傳心。」我想當時文殊師利菩薩授法,應歸類於此。

  據我所知, 南公約於80年代初期,即開始傳授「準提法」,唯從來未曾提及其傳承,一直到20079月,我們率團拜師時,方始揭開了其傳承之秘。究其原因,若早宣告,信者會將其神格化,不信者必會將其妖魔化,兩者均非 南公之所願見,時機沒有成熟,故而遲遲不作說明。可見其數十年來,用心之良苦也!

信入之力源,實不可思議

  南公傳承「準提法」儀軌中,頭一段之文字,就敘述道:「妙覺果海,信為能入。」為什麼必須信入呢?其又云:「而準提佛母之修法,則為秘中之秘,簡中之簡,十地菩薩猶未能盡知之,何況餘者。

  顯宗之所以為「顯」,因為它把道理都說出來了,而密宗之所以為「密」,即使把道理說出來,眾生也無法了解的,故稱之為「密」,「密」並非有秘密不可告人,而是奧秘難懂啊!既然道理說不清,初步修持,就必須「信入」,方能起修。

  世上所有的宗教與信仰,都有一些令人不可思議的奇跡出現,這個力量那裡來?簡而言之,就是「信入」二字,絕對誠信的力量,就會這麼大!記得 南公在《南禪七日》的開示中,曾提及當年北方,有一個「理門」,戒律清嚴,他們持有的秘密「五字真言」,非常靈驗,最後自己拼著要學,學到了,原來這五字真言,即「觀世音菩薩」五字。這五字我們念了就不靈,因為我們不夠「信入」,而他們一念就靈,為什麼?因為他們絕對的誠懇、相信,精神合一了,它絕對能起作用。古人有言:「精誠所至,金石為開」,即此理也。我們可能笑其為「迷信」,殊不知,縱使是迷信,堅信不移,也會有效的,講白了,即心力專一之故也,心力專一就是「定」,而「通」則由「定」而發。

  「信入」對一個鄉下老太太而言,可能不難。而對一個知識份子來說,他們處處懷疑,一切以投資的心態來修持,今天學打坐,明天就要入定,後天就要開悟證果,一連投資了數日,仍不見預期的回收,就直呼上當,立即放棄了,落入了明顯的「所知障」中,所以不會有成就。

  初步的「信入」具備了,可以依法好好修持,一定要自己修到、證到,才能算數。學佛並不須要你去「迷信」或「盲信」的,因為,佛菩薩所說的一切,都是可以修證到的。

  注意喔!往往就是差了一個「信」字,可能就會弄得全盤盡虧了呀!難怪 南公在《準提法要領開示》中,亦曾感嘆說:「學佛其實很簡單,學一個愚夫愚婦的信就成功了,不要妄作聰明。一般人修道不成功,就是因為不老實,自作聰明就是貢高我慢,不接受人家的善言,有抗拒性的、懷疑性的,那就是我慢了。就算上當也去試試看嘛!又怕上當又犯錯,我幾十年對這些搞得很厭煩了,覺得很沒有味道了。」這就是他老人家,對我們不肯「信入」的無奈呀!

從阿賴耶識下手,直下「五八果上圓」

  佛法修持的初步目標,就是要轉識成智,做到智慧解脫。顯教法門多屬「六七因上轉」之修法。而「準提法」是獨特密法,由「有」起修,直接走「五八果上圓」的路子,修得如法,則可將阿賴耶識(第八識)的種子在現行中轉化了,第八識轉了,所以前五識也跟著轉。經由綿密的身、口、意三密的修持,並藉由上師與佛菩薩的感應力量,咒語與日常生活打成一片,一切思想行為,隨時隨地都要在有形相的規矩中,也要達到在自己沒有形相的心行中,轉變了過去、現在、未來一切種子,而成為佛種性,其是立即轉業成就,惡業也轉成善業,善業轉成大智慧成就。不僅能悟到不生不滅的空性,就連此一業報之身亦得轉化。虔修此法就有這樣的殊勝。

  這段文字,多是 南公當年開示之原話,表達了「準提法」修持的理論基礎。借由身、口、意三業綿密的修持,遍及自己的起心動念,與日常生活打成一片,在八識田中,不斷地播下善種,未來之業,自然轉化,而過去的種子,在現行中發了出來,隨時與空性本體相應,也能將其淡化,轉移、或轉化了,經年累月下來,阿賴耶識逐漸淨化,第八識轉了,色身的前五識,也會隨著淨化轉移,再加上「身心合一」的金剛唸誦,更具催化作用。這就是直下「五八果上圓」的修法,色身也在修持中轉化了,故說「即身成就」,比「即生成就」還要多跨了一步。

  一般修法,僅從枝葉上著力,其對根部的影響緩慢,但若直接從根部下功夫,其枝葉馬上就會隨之變化了,「準提法」奧秘之處就在這裡。理論上,牽扯到唯識很多,唯識深奧,末學在此也只能作一個膚淺的解說而已。

觀想原理,要善用「識」

  【這段原理,已有另文專述,敬請參閱末學所撰《觀想的要領,須善用「識」(南師衣中珠之探尋系列)》一文。】

傳承加持力,千萬莫忽略

  以修止觀的立場來看,其與顯宗修法的原理差異不大,但若僅將咒語當做繫心一緣的媒介,而借以而達到止定之效,在修止觀之立場上,亦無可厚非,但 南公一再強調,若以此僅修止觀,那就大法小用了。如果目的只是修止觀,念佛、參禪等均可,甚至於唱山歌唱得入神,也可得止、得定,也用不著「準提法」了。最主要的是,修「準提法」還有佛母與金剛上師的加持力,自力加他力,殊勝獨特,不可輕忽,故修法時,必須還要以一個虔誠祈求的心來精進修持,以期事半功倍。

  而且在因果上的差異,就更為顯著了,由於在修持的因地上,僅求止、觀之效,缺乏了祈求他力的加持,將來在證果的位階上的差異,就會大得多了,正所謂「差之毫釐,而失之千里」啊!行者一念之差,其結果將相去甚遠了,焉能不慎!

  這也就是 南公一再強調,不要將咒語的修持,僅僅做為繫心一緣,求止得定的工具,否則,你修的是「止觀」,原也無可厚非,但卻與本法無關。這句話就嚴重多了。

修「準提法」之目的,在「圓滿次第」

  「準提法」的「生起次第」,是修持的「資糧位」、「修道位」與「加行位」,到了「圓滿次第」及以後的修持,才能有「見道位」、「證道位」、「行道位」與「究竟位」等等。故「生起次第」之種種,都是過程,而非寶所,中間或有勝境,但終究是好境亦境,不可執著,否則,不但難以登堂入室,更上一層樓,而且還會有入魔之可能。

  修持本法的初步目標,應該是達到「圓滿次第」,而「圓滿次第」的第一步,就是「見道位」,亦即一般所謂的「明心見性」也。見了道,道路看清楚了,還要自己一步一步走過去,走過去了,一切證到了,完成了「證道位」。後面還有漫長的「行道位」要經歷,自覺了還要普渡眾生,最後修成佛果,進到「究竟位」。吾人修行的路子,這是個淺顯的說明。

  因此,我們除了拼命持咒,累積功德外,還要以「明心見性」為目標,不能突破「明心見性」這一關,修持是不能真正的上路的。這一點,行者要弄清楚,才不致於捨本逐末的修持不得要領,虛耗寶貴光陰。故禪宗五祖說:「不見本性,修法無益。」

修「真空」,也修「妙有」

  依師傳「準提法」儀軌,先從淨法界開始起修,一切皆「有」,待唸完108遍六字大明咒之後,「剎那頃,空去自身我執,渾入虛空中,虛空與我無二無別,亦無虛空之量,我與虛空皆了不可得。」,這段儀軌文字,要求行者捨「有」而與「空」相應,行者如能定住不動,深深地體驗「空」性,愈久愈好。

  接下來,由「空」生起四大萬有;法、報、化三身合一;再迎請佛母本尊顯現,並與之合而為一,無二無別;然後,又淨化此身成琉璃透明體,毫無雜垢;再出現發光的月輪,一即一切,一切即一,性空緣起,緣起性空。觀想若能成功,這就是「妙有」境界了。

  最後,到達圓滿次第,再由「妙有」返回「真空」。整個過程,由「有」到「空」,再由「空」生出「妙有」,「妙有」是自己可以掌控自主的,最後,再由「妙有」返回到「真空」,萬法歸一。

  修持有了心得,不斷地來回體驗「真空」與「妙有」之間的變化,實際上,二者乃「波」之於「水」,空有本一元,是無可分割的,這就是至高大乘修持的「即空即有」之勝境,純熟了,便可了無掛礙,逍遙入世了。這才應該是我們學佛須具備的廣闊心量啊!

專一修持「準提法」,一樣可去極樂土

  一般認為,如欲命終後,往生阿彌陀佛的極樂境土,就非得修持淨土宗的念佛法門不可。

  殊不知,勤修「準提法」,其效果更為開闊,精進專一的三業修持,當世就有可能「明心見性」,見道後,繼續「即空即有」的大乘修持,便一路下去了。倘若即使此生不能「明心見性」,平時綿密的持咒,功德顯著,不僅現世的命運有轉,而心性業習,也能逐漸地潛移默化。到臨終時,如願力要去西方極樂淨土者,佛菩薩定會令你如願以償。已經修得徹悟者,可以上品往生,沒有證悟者,雖然品位不高,至少亦可帶業往生去也,與修淨土法門,異曲同工。至於想回返世間繼續修持或願往他國淨土者,也能如願以償。準提佛母與上師就是如此的慈悲啊!就看你自己信不信得過了,信則得救!

心月輪觀,成就之關鍵
  20104月,由末學執筆撰寫《即空即有的心月輪觀》一文,經 南公審核批准流通,其中較為詳細的解說,現摘錄其中一小段文字,借以說明:

  本法的觀想的諸多層次,除「心月輪」觀外,其他觀想的部份,都是暫時的,無可永恆地觀持下去,不可能長期停滯一處觀著不動的,多半也只能在依儀軌修法時,觀一下而已,沒有一點是行、住、坐、臥任何時間都能用的上的。譬如說,頭頂上字的觀想,是不宜一直觀下去的,否則,會導致血壓上升而出問題了。

  乃至「圓滿次第」的「空」相,雖是我們修法的目的,莫說一般人做不到,即使做到了,達到「虛空與我無二無別,亦無虛空之量…」之空相之時,也僅能觀於修法的當兒,去深深地體會,下座後,在日理萬機的境地裡,就難以實用了,因為在萬「有」的世界的日常生活裡,也無法永遠守得住這個「空」的。

  而唯有「心月輪」觀,可以一直持續下去,只要觀的得法,在日常生活的行、住、坐、臥四威儀中,於任何時間都能用的上。乃至於了生死、三身成就的關鍵,也都在於這個「心月輪」觀上,它就有如此的神奇與殊勝。故以修持的立場來看,「心月輪」觀是本法的重心,實不為過。

  此外,它還能配合觀心法要,有畫龍點睛之效,避免步入頑空之境;心月輪觀亦能作為晝夜長明的修行方法;在臨終時,即使不能中陰成就,也可乘願往生十方。這些在《即空即有的心月輪觀》一文中,著墨較多,敬請參閱,在此不必重復多述。

  總之,千萬不要小看這「心月輪觀」,能隨時做到了,在生死的道路上,就能比較有了把握。同時,悟後的「保任」,「心月輪觀」一樣還是最佳良方之一,永遠可以運用下去。

佛菩薩之願雖大,卻難抵眾生之業

  當年 南公在四川嘉定(樂山)五通橋多寶(如來)寺中,蒙文殊師利菩薩顯現親授「準提法」時,就誓願:「如世緣過百齡,得機而宣說其中全部內密,再正式傳授傳法上師之正式灌頂。不然,歿身而已。」可見其當時之願力如此,而且他自己也相信能如願做到。

  佛菩薩之願雖大,卻難抵眾生之業,否則,世上的眾生,早就被佛菩薩們度完了。可惜啊!,眼看 南公就將接近百齡,然而,眾生的業力硬把他拖了下來,難怪他老人家最後要感嘆地說:「人歷長途倦老眼,事多失意怕深談。」可見他也是多麼的無奈呀!

  為什麼因緣會急轉直下,變得不足了,迫使他老人家提前仙去?我們做學生的難道不應該個個捫心自問,而深自檢討並懺悔的嗎?

金剛上師雖歿身,方便大門業已開

  如今 南公於百齡之前提前仙去,走上了「不然,歿身而已」的路子,當年宣示世緣過百齡之種種,自然因緣不足而不復存在了,亦即本法的內密,無以完全宣說,而且,也沒有了正式接棒的金剛上師。(這是我個人對 南公之宣示的解讀,不具任何針對性。若有不同之解讀,末學也予以尊重。

  儘管如此,然而, 南公慈悲,早已為其傳承之「準提法」作了安排。他曾開示,任何人修持本法,修有了心得之後,如遇求法心切者,只要在佛前頂禮,祈求佛光加被後,亦可傳法。唯傳法者,應有指導他人的修為與能力,而不致誤導眾生,誤己誤人,則罪過矣!

  殊勝妙密的「準提法」,雖然由於因緣不足,沒有接棒的金剛上師,但法還是會不斷的世世代代地普傳下去,實際上,他老人家早已看清了狀況,而預先作了妥善的安排,我們這些學子們,應深深感恩才是。


  一己淺見,供君參考!

2013年5月9日 星期四

莫將「昏沉」、「頑空」當成「道」(南師衣中珠之探尋系列)



  修行的岔路有很多,其中有一項,是 南師一再強調的,即『不要把「昏沈」、「頑空」當成「道」,否則,易入「畜生道」。』

什麼是「昏沈」?

  在《圓覺經略說》中, 南師對「昏沈」作了一個簡明了當的定義:「若有一念不知,便是昏沉,便是無明。對自己的起心動念,只要有一念在不知中,不清楚,不了然,那一念之時,就是昏沉。

  在《禪海蠡測》中,對「昏沈」有更詳細的解說:「粗名睡眠,細名昏沉,睡眠乃身疲勞,或心疲勞所致,有此情形,不可強坐。先令睡足,方再上座,如借禪坐而睡,習慣一成,終無得定之望矣。昏沉者,心似寂寂,既不能繫心一緣,亦不復起粗妄想,唯昏昏迷迷,乃至亦無心身感覺,此種現像初起時,或有幻境,如夢相似。換言之,幻境之來,必在昏沉狀態中者。因在此境界時,意識不能明了,獨影意識,生起作用也

  這段話說明了幾件事:

一、     昏沉的原因,是身或心之疲勞所致。
二、     昏沉時,不可強坐,若借禪坐而睡,惡習養成,則永難得定。
三、     昏沉時,心似乎寧靜,但專注力渙散,粗的妄念也發不起來,甚至亦無身心之感覺。
四、     此時,或有如夢之幻境出現,因為,自己的意識不清,而獨影意識(潛意識)升起之緣故,如同睡夢中一般。

「昏沉」與「定」之別

  在《如何修證佛法》中, 南師指出:「一般人總以為稍微入定,就是什麼都不知道。當你疲勞時打坐,而成真正不知道,那個是睡眠,是在昏沉,並不是入定。但是要注意真昏沉、真睡眠也是定,是昏沉定。真的,這不是說笑,為什麼?你真知道它是昏沉,這個就是定,那就不叫做昏沉;你不知道這是昏沉,所以它就是昏沉,這裡頭大有差別。

  最主要的差別,在於自己知不知道,清不清楚不知道、不清楚,就是「昏沉」,若雖處「昏沉」,卻也清楚知道這個「昏沉」,那就是「昏沉定」,是某種定境,而不算是昏沉了。唯此等功夫,說來容易,能做到者,鮮矣!

  打坐修持時,是否昏沉?在外觀的表相上,亦可辨出。若身體軟綿鬆垮,不能挺直,精神不繼,恍恍惚惚,就是「昏沉」;「定」是心境清朗,了了分明,身體也必然挺直,筆直不動的。在《宗鏡錄略講》中, 南師有云:「昏沉分兩種,粗昏沉是睡眠,細昏沉則是打坐的人坐在那裡兩個肩膀掛下來,就好像麵條給水泡得軟軟的,頭頸也怪怪的。真的入定沒有這個狀態,比如開水在燒,正開的那個氣冒上來是筆直的。又如天氣將開展睛朗的時候,那個清氣是一條線筆直的不動搖的。人體生命的功能也是這樣,真得了定,生命的功能發揮到高度昇華時候,必然自己會端正,雖然不求氣脈之道,而氣脈之道自然而來。這裡要是不清楚,很多人都把細昏沉當成入定。

什麼是「頑空」?

  南師在《禪海蠡測》中,對頑空下了個簡單的註解:「頑空乃木然無思念,類似白痴。」也就是說,是一種呆癡無記之狀態。

  《習禪錄影》中,有更進一步地敘述:『有的是到了前念已滅,後念未生,當下一段空的境界。他便認為「哦呀!就是這個!」那麼就定住這一個,前念不生,後念不起,當體即空的空空一段,定定,定得連身心皆空了,皆忘掉了。要弄得如癡、如傻。要久定。這個時候,這個人呀,簡直記憶力都會衰退,好像腦筋都不太靈敏了,有一個階段萬事都懶得用心去動。如果這個時候,沒有明師指導,單求如此下去,坐久了,有些人變成枯木一樣。這不是真悟,不是真明心,更不是見真性。這是妄想意識暫停現象。那個三際托空的境界,正是意識根本的變相現量。

  思想暫時停頓了,渾渾僵僵,毫無生機,那不是真空,是枯禪境界。拼命守住這意識的變相現量,人就會變得有如枯木一般,毫無生機

  南師於《如何修證佛法》中又說:「所以平常縱然得一點清明的境界,好像是空了,是沒有念頭的境界,那也只是意識的一個狀態而已,是第六意識一個清明面而已。縱然是三際托空,也不過是第六意識的清明現量境而已。生理上可一點都沒有轉,第七識也沒有轉,第八阿賴耶識習性種子,就更別談了,四大一點都轉變不了。

  乃至清明境界住久以後,很容易變成枯槁,情緒上沒得喜歡也不會快樂,但也不是悶,就是會沒有生機,沒有生趣,走入枯禪的境界。而且脾氣非常大,一點小事情都受不了,當然理性上會把自己壓下去,可是那個境界容易發脾氣, 等於一點灰塵都沾不得,這也是個大妄念,是意識境界,這是修空的人容易得到的病狀。

「頑空」之定,亦不易得,若執著,即入魔

  把第六意識的一切斷滅了,只守住那空空洞洞的有相空境,在功夫上,也算是某種定境了,已不容易了,一般凡夫,還做不到呢!但其非究竟,萬不可執著,若見地不明,執其為聖,即入了魔。

  南師自己也將其親身的實驗,告訴了我們,他在《現代學佛者修證對話(下集)》中,曾云:現在給你們講一個我個人的經驗。我二十多歲的時候,有一個階段,自己試驗頑空定的境界,這個境界不是無想定,不是空無邊處定,就是拿一個空的觀念,把其他都丟掉。結果,三個月以後,拿起筆來一個字也不會寫,所有寫過的書,看過的東西,也都忘記了。嘿!這個境界太可怕了。

  說白一點,「頑空」屬於一種癡呆現象,不可執著。在《楞嚴經》有一句話:「內守幽閒,猶為法塵分別影事」也就是說,心內甚麼都沒有,只守著一個幽幽閒閒、空空洞洞的境界,不過是意識分別現象暫時潛伏的影像,而不是心的真實自性之體。這也就是大慧杲禪師所罵的「默照邪禪」,修「默照禪」,本無可厚非,但若修入了「頑空」境界,入了魔,就成了邪禪。

「頑空」久了,易轉入「昏沉」

  「頑空」與「昏沉」,是兩樣東西,但守住「頑空」久了,疲乏了,就會落入「昏沉」之境,其結果還是雷同的。

  《宗鏡錄略講》中,有云:「人要修定打坐,完全空念頭什麼都不想,念頭空久了不曉得起觀,空久了變昏沉,愛睡覺。用定來修止對治散亂心,止是一包藥,病好了卻還繼續吃藥,藥吃多了不又變成病了嗎

認「頑空」、「昏沉」為道,後果堪慮

  我們平日修持,難免必然會有「昏沉」之時;而修定修到某一程度時,也多會經過「頑空」之歷程,不足為奇,也無須恐懼,只要自己見地正確,不為所惑,此種境界,但有也無妨。就怕自己見地不明,執其為道,而作聖解,便將落於群邪了。

  「頑空」久了,會變得呆癡,記憶力衰退,頭腦愈來愈遲鈍,逐漸成了枯木一般,呆癡就是「無記」,「無記」也屬「昏沉」,而認「昏沉」為道之後果,似乎更為嚴重了。

  南師在《禪海蠡測》中指出:「禪定習靜者,發生以上光影幻覺作用,大抵皆在昏沉(迷惘)狀態,猶如催眠時之昏迷情狀,自不覺察,潛意識發起作用,習此用力既久,貪著其事,心理意識,完全趨入幻覺、錯覺之中,即為魔事矣。

  又在《宗鏡錄略講》中,指出「密宗黃教的宗喀巴大師在他的《菩提道次第廣論》及《略論》裡頭,再三地提到,希望不要認錯了,把細昏沉當成定來修持;否則如此下去所得的果報,就是到畜生道裡去了。如此學佛,就是修善因而反得惡果

  於《現代學佛者修證對話(下集)》中,也同樣的說:「不要 以為進入定境就是什麼都不知道了,常入這種定,死後來生的果報是畜牲道,變豬,這點要特別搞清楚。

  修了一輩子的佛,若因見地不明,而墮入了畜生道,那還不如不修來得好些。

如何對治「昏沉」?

  「昏沉」的對治方法有很多,若自己身心真正疲勞了,就應休息,精神好時再修持打坐,否則事倍功半,並且容易進入幻境不自知,再加上觀念中的自以為是,執其為聖,那就甚至步入了魔境。

  南師在《禪海蠡測》中,亦曾有描述在坐中的幾個簡單的對治「昏沉」之法:對治之法,觀想臍中有一紅色光明點,直衝上頂而散。或極力提全身力量,大呼一聲呸,或捏閉兩鼻,忍住氣息,至無可忍時,極力用鼻射出,或用冷水沐浴,或作適度運動,如練習氣功者,可能少有此種現象。」這些都是方便之法,也不是絕對的,可為行者之參考。

如何對治「頑空」?

  對治散亂,有「三際托空」的修法,但「三際托空」亦非究竟,拼命守住那當下意識上的有相的空境,就容易落入了「頑空」而不自知。這是單單修持「空」法的可能弊端。

  《如何修證佛法》中指出:「所以修持要有成就,必須要有所緣。這個有所緣,就是知覺部分,就是把第六意識知覺部分,緣在一點上面。

  這個所緣,就是單提一個修持的正念,這個正念,或念一聲佛號,或持一句咒語,或觀一明點,依自己的修持方法而定。時時以此正念為中心,就如同是麵粉一樣,麵粉上有一點水,麵粉慢慢裹攏來,轉呀轉地,最終把所有的麵粉裹在這一點上。換言之,也就是用此一正念,把所有的妄念都裹住了,如此,「一念萬年,萬年一念」,一路下去,止中有觀,觀中有止,修持就上路了。如此修法,會比單修「空」法,要安全的多了。

結語

  「昏沉」是在我們平日生活中,人人都會有的現象,一點不足為奇,只要不要把「昏沉」當定境來修,是不會出問題的,「昏沉」得厲害,就應休息,待精神養足了,再精修不遲。

  至於「頑空」境界,不要小看了它,一般人還無法做到的,雖不究竟,但在修止修定的過程中,幾乎都會經歷此一階段。只要不要執迷其間,自作聖解,待階段性的陰霾過去了,定力之修為,自然會更上一層樓的了。

  南師曾指出,有些老一輩的修行人,功夫都很好,往往一坐多時,都不下坐,也沒入睡,他人說話等,他也似乎知道,實際上,已落於細昏沉之境,並不是真正的清朗無間,還自以為是,樂此不疲,以致自誤誤人。

  我們從禪宗的許多公案中,有某人一入定,就是數十天過去了,非要用引罄敲打,才能令其出定,出定後,定中一切,皆渾然不知,很了不起。但 南師也特別指出,此類定境還是初步之定,必須要突破這個階段,就能登堂入室了。如果執迷在此種定中,什麼都不知道了,有如悶絕一般,其來生的果報,就可能是畜生道了。我們修定者,須要弄清這一點才好。

  最後,引用《如何修證佛法》之一段話,與君共勉之:「既不散亂,又不昏沉叫定。那是講道理,既不散亂又不昏沉到底是什麼樣子?講講看!若說沒有樣子,那你正昏沉;若說有樣子,那你正散亂。若你覺得自己坐這兒,像藍天一樣的清明,那是幻想境界。要真做到沒有身心的存在,而與天空一樣清,無量無邊,既不散亂又不昏沉,若能如此,則可以叫做真如,差不多相像了

  一己淺見,供君參考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