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3年3月31日 星期日

安般法門重點在「出氣住」(南師衣中珠之探尋系列)



  我們可以發現, 南師曾多次於不同的場合提到,修習「安那般那」法門,若要成就得快些,就應注意「出氣住」。我現在摘錄如下幾段:

  《南禪七日》中有云:「…所以佛告訴你,息長知長,息短知短,息暖知暖,而且要想注意證道,要想成就得快,注意出息那個時候,住叫做息住。住家那個住哦,不要在入息的時候注意“住”,這是問題啊!出息,在這個時候定,那麼你……那變化大啦,慢慢,你智慧也開了,身心都起了變化,…

  《答問青壯年參禪者》中有云:「…要想容易得定,證得涅槃,注意呼氣,不是注意入氣。不要認為呼吸進來保持在哪裡,才能健康體能好,那完全錯誤。

  《禪與生命的認知初講中有云:「…修涅槃注意出息,出息怎麼數?當你數出息的時候,你把所有的一切,連自己的生命,一切煩惱、病痛,跟著出息放出去。尤其是感冒生病,或者身體裡頭生瘤、生癌啊,讓它一齊跟出息出去,出去就空了。你如果這樣數息,身體馬上就輕鬆了,先試—分鐘再說。

  這又是一個有關修持而非常重要的訊息,是實修實證的經驗,是生命科學的秘密。

南師所傳「安那般那」之獨特處

  古來一般將「安般」法門的「出入息」解釋為「出、入息」,也就是指「出息」與「入息」兩件事。而 南師卻有獨特之解讀,他認為「出入息」是「出、入、息」三項功能,即「出」(出氣)、「入」(入氣)與「息」(休息─不出也不入),而重點在於「息」上。

  不論「出氣」或「入氣」,都是生滅中的動態,是變遷的過程,是難以把持的,更是無法定於其上的,而不出也不入的「息」,是一段靜止,是休息,修持可以止、定於其上。這不是光靠學理能弄通的,這完全是一個實證的修持經驗。佛陀教我們:「息長知長,息短知短,息冷知冷,息暖知暖,…」一般都解釋成「呼吸」的長、短、冷、暖,但若以那不出也不入的「息」來講,可能就更具有貼切的意義了。

  而呼吸過程的「息」,又有兩種,呼吸由「入氣」轉入「出氣」時,有剎那間的不呼也不吸之狀況,那就是「息」,同樣的,而由「出氣」轉入「入氣」時,也有一段「息」。而此二「息」中, 南師一再多次強調,應以「出氣」之後的「息」為修持的著重點。這才是 南師所傳的密意所在了。為什麼要著重於「出氣住」,而不是「入氣住」呢?茲略說如下。

傳統的練氣方法,不適用於求止修定

  自古而來,一般練氣修氣的功夫,都是著重於「氣納丹田,持盈保泰」之原則,即吸飽一口氣,氣沉丹田,盡量保其不散。若是一般練氣功的功法,也許無可厚非。 南師認為,若將其用於修止修定上,卻非佳途。

  原因很簡單,「氣納丹田,持盈保泰」是持「有」的作法,可保一時,卻無法長久。求止修定則須放空一切,放空了就容易得止氣完全呼出去了,就可以達到身心放鬆的狀況如此才有可能進入深長之、定境。「空」的力量要遠比「有」的力量大得多,這也就是為什麼 南師一再強調「出氣住」的重要性了。過來人傳法,無比珍貴,這也是禪師與經師最大的差別處

仔細觀察呼吸,得以佐證

  為什麼定都是定在「出氣住」上?是有其道理的,如果我們仔細觀察一個熟睡人的呼吸狀態,尤其是孩童熟睡時,最為明顯,我們可以很清楚的觀察到,孩童熟睡發出均勻的呼吸聲,胸腹也隨著上下起伏著,每隔一陣子,呼吸會作一短暫的停頓,然後又恢復正常而均勻的呼吸,這個停頓,沒有出氣,也沒有入氣,這就是「息」,才是真正的休息了。孩童如此,成人也一樣,只是對孩童我們比較能觀察得清楚些。 南師亦曾指出,一個人儘管夜睡許多小時,其真正能休息的時刻,就是在「息」上。

  再進一步觀察,熟睡時每次呼吸停頓時,都是在呼盡氣的一刻,也就是我們現在所謂的「出氣住」。這就代表此乃生命的自然現象,順之便易得止、得定,逆之,便不能持久。生命科學的道理,不就是很明顯了嗎!

任何修定法門,都須配合「出氣住」

  由此看來,這個得「定」的要領,可以適用於任何修定的法門,因為,修定的方法雖各異,其最終的目標都是要得「定」,若要得「定」,就必須著重於「出氣住」,得「定」的原理本來就是一致的。所以說,「出氣住」的要領,並不僅僅限於「安般」法門,一切修定之法門,是沒有例外的,故這法則適用的範圍,又大大地擴張了許多,我們應該有這一點智慧與認知才好!因此,這篇文字的標題,實可改為『修定法要重點在「出氣住」』了。

結語

  這是 南師自己親身體會出來實修實證的寶貴經驗,千古以來,大德們不多講的,他老人家現在無私地奉獻給了我們。他雖在傳授「安般」法門時所講的心要,但卻適用任何修定之法,無論顯、密、禪、淨,放諸皆準,實在難能可貴。相信諸位在定力修為上略有心得者,即知他之所言非虛了。他把寶物雙手捧給了我們,但真正識貨者又有幾人?讓這些寶從眼前流失了,就太可惜了吧!若我們僅當一句閒話看了過去,那就大大辜負了他老人家一片用心良苦了!

2013年3月24日 星期日

「正念」與「妄念」



  在修持的見地與修證之領域中,常會聽到人說到「正念」與「妄念」這兩個名詞,但一般人對此二名詞的真實意涵,是否完全了解?末學願在此表達一己的看法。

「正念」與「妄念」,嚴格說來,皆「妄」也

  無論「正念」與「妄念」,都是念頭,即屬第六意識之範疇,以體、相、用之歸類法來分,它們都是「體」之「用」也,而非「體」之本身,凡「用」則是無常,是變易性而非永恆,若以「凡有所念,皆是虛妄」之準則而論,無論「正念」與「妄念」,皆虛妄也,那就不必討論下去了。

  然而在萬有的幻化世間裡,我們又是幻化的一部份,既離不開,也跳不出。入定八萬四千大劫,也如南軻一夢,終要出定,回到幻化中來,即使成佛也是夢幻之成就。既然避不開,就須完全面對它,這就是大乘佛法的精髓所在了。其實只要處幻不迷,覺性長在,無住無著,卻又處處了然,身居二性,處幻居幻,又有何妨!這個層面的見地與修證,太高了,我們姑且不于討論。

  在我們日常生活中,是隨時要起念的,念不起,就成了木石,如何做人處事?如何講經說法?如何學習進步?故起心動念是必然的,然就在這起心動念裡,就有「正念」與「妄念」之別了。我們現在要討論的,是這個前題下的「正念」與「妄念」。

「正念」與「妄念」,是相對而非絕對

  首先要了解,什麼是「正念」?什麼才是「妄念」?這個問題是沒有固定一曾不變的標準答案,因為其答案是相對的而非絕對的,要依時、地、與當下的情況而定的。

  往往我們會有一個錯誤的觀念,以為一個修淨土的,念「阿彌陀佛」就是他的「正念」,而修「準提法」的,念準提咒就是其「正念」。其實,亦不盡然,而是要視當下的情況而定。譬如說,一位航空客機的飛機師,在飛機起飛或降落時,他若專心念佛或持咒,就可能誤了大事,故此時,他的「正念」應是專注一心的駕駛,而決非是念佛或持咒了;同樣的,一位在開刀房內執行重大手術的外科醫生,他當時的「正念」,應是專注的開刀,此時若有了念佛或持咒的念頭,反而成了「妄念」;當然,一個人在專心修持之時,其念佛或持咒方法等修持的方,當然就是其「正念」了;如此可以類推下去。由此看來,「正念」與「妄念」的裁定,並不是絕對的,而是相對的

  「正念」之意涵,用一個比較切合的解釋,應該是,一個人在生活中,當下所應起而必須的念頭,就是其「正念」,其他任何不相關的念頭,都可能是「妄念」了,即使不算是「妄念」,至少也是「副念」了譬如說,當你開車時,開車是你的「正念」,但你熟能生巧地心有餘力,在自己能夠掌控之安全狀況下,於開車的同時,還能零星的念佛或持咒,此時,念佛或持咒只是個「副念」,是屬散心持念,一有狀況發生,有礙於開車的「正念」時,是隨時得以中止的。此種「副念」是附帶有的,不能完全算是「妄念」,因為它是在自己的掌控下「作意」而來,「妄念」是不請自來,自己無能掌握的。

  當生活當下的環境變遷了,「正念」之意涵也可能隨之變化,原先的「正念」,可能成了「妄念」,而原先的「妄念」,也可能會變成了「正念」。例如,一個醫生正在開刀房動手術的一刻,其「正念」當然是專注地開刀,此時若起了持咒的念頭,那就是「妄念」,待其手術畢返家後,開始上坐修持準提法時,此時,準提咒就是其「正念」,其他的無關念頭,就須放下,否則,就是「妄念」。

  因此,一個人在一天之中,開車時有開車必須的「正念」,聽課時有聽課必須的「正念」,做功課有做功課必須之「正念」,說法時有說法必須之「正念」,聽講時有聽講必須之「正念」,寫程式時有寫程式必須的「正念」,游泳時有游泳必須的「正念」,…隨時都會變化。故日常生活中,沒有絕對的「正念」,也沒絕對的「妄念」。

  當然,心中清淨了然,觀照到自己的起心動念,如果把這一境界也算一念,這當然是「正念」,不但是「正念」,而且還是所有其他「正念」的基礎。也就是說,凡是「正念」,自己都應是清楚了然的。

  至於「頑空」境界,渾然不知了,則屬於「妄」,因為這是一種昏現象,昏沉當然屬「妄」。後期禪宗所標榜的「無念為宗」,六祖將「無念」二字解釋為,「無」──無妄念,「念」──念真如,他就是怕大家把「無念」當作什麼都不知的「頑空」境界,故將「無念」作如此註解,其用意不就是很清楚了嗎!注意啊! 南師一再警告我們,若把「頑空」當成「定」,來世的果報就可能是畜生道了,我們不得不慎!

「妄念」時時不起,「正念」用過則休

  「妄念」不起,不用解釋,很容易懂,卻非常難以做到,一般凡夫,要想脫離「妄念」,即使是極短的片刻,也恐怕非常不易。如果自己在盤腿打坐專修時,都難做到片刻的「妄念不起」,而說能在日常生活中,可以隨時觀照得「妄念不起」,豈非自欺欺人?這也是我們必須修「定」的緣故,因為,我們身心是一體的,色身都擺不平,要心平,難矣!要擺平身與心,則非修定不可這也說明了,沒有一些定力者,單修「觀心」法門,並不是很妥善的。

  「正念」也不是要一直把持不放的,而是必須時要立即提起,用過了不必要了,就應完全放下才是。為人處世,必須要起心動念,動念並不可怕,只要「無所住而生其心」就可以了,所須的念起了,用過則休,放下,不再執著不放,就是「無所住」了,否則,它就反成了「妄念」。

  我們千萬不要小看「妄念時時不起,正念用過則休」這十二個字,能夠做到,就很了不起了,即合觀心法要之精華,徹悟的聖賢,平時保任,也不過如此,只是更為不勉而中,從容地「觀而無觀,無觀而觀」而已。

  一己淺見,供君參考。

2013年3月16日 星期六

臨終助念之方法 (南師衣中珠之探尋系列)



  漢傳佛教的團體,在友人臨終時,都會發心地去為其助念,希望亡者能往生「極樂淨土」, 南師也多次開示提到此一大事。

  他在《人生的起點和終點》一書中,對臨終助唸的方法有如下的開示:

  …很多人學佛一輩子,到臨死的時候,他念不起佛了,不會念佛了,他想念,但念不起來,因為他平常沒有智慧,以為非要嘴巴裡念出來南無阿彌陀佛, 才叫念佛。這是不對的!真的念佛念咒子,到那個時候,雖然嘴巴念不出來,一個字也念不出來,可是心裡頭還是想到佛啊,準提菩薩啊,有這一念在,這個就叫念佛。提醒大家注意,這一念叫做正念。

  旁邊人提醒他:某人啊,你不要忘記了佛啊,從這裡走,拉他頭頂心的頭髮,提醒他。告訴他:你現在不論看到什麼境界,等於打坐一樣,什麼境界你都不要管,很恐怖的鬼啊,閻王,天神,不論什麼恐怖的都不要怕;什麼好的也不要受誘惑, 你就一心想念著佛,就這樣……」,他能夠這樣,就會超出這個生命,來生的生命就不同了。

  而於《唯識與中觀》中也提到相關的議題:

  …還有一點告訴大家,所以學佛的,大家在人家臨終的時候、你們去幫助人家的時候,最重要就是這個頭頂上,臨死的時候,你要真教他、幫忙他,抓住中間的頭髮,這個頭頂中間的穴,拿自己的手指頭,每個人自己的手指頭,以手指根對前額根,順頭頂測量中指尖處即是百會穴抓住他這裡的頭髮,抓住兩三根,告訴他從這裡走,叫他,在他耳朵邊上輕輕叫他:你從這裡走,一定上升,記住念佛,不要妄想、不要發脾氣,心要行善,記住念佛。換句話說,他是個信上帝的也好、信鼻涕的也好,都不管,你叫他信上帝的人,你從這裡到上帝那裡去吧!總好一點嘛!總比墮落的好一點,不要有宗教嚴格的分別嘛。他要到那個觀光飯店去,你就讓他到那個飯店去嘛,住一下再來嘛,再幫他買票引渡回來就是了!都可以,就是抓住這裡(百會穴處的頭髮提示臨終人),在他耳旁上輕輕地講,還有用。

  就這兩段開示,我們可將「臨終助念」之重點,歸納如下:

亡者自己的「正念」很重要

  什麼是臨終時的正念?「…到那個時候,雖然嘴巴念不出來,一個字也念不出來,可是心裡頭還是想到佛啊,準提菩薩啊,有這一念在,這個就叫念佛。提醒大家注意,這一念叫做正念。」這是針對佛教徒說的。

  換句話說,他是個信上帝的也好、信鼻涕的也好,都不管,…不要有宗教嚴格的分別嘛。他要到那個觀光飯店去,你就讓他到那個飯店去嘛,住一下再來嘛,再幫他買票引渡回來就是了! 南師要我們擴大心量,去幫助所有的人,而不要僅僅局限於佛教徒。因此,基督徒臨終時,其正念就應是他的上帝或耶穌;信回教的,其臨終的正念就應是其上帝或聖者阿拉;如此類推,可以普及任何人。

  其實,四大分散時,可能連佛菩薩的觀念也提不起來,心中只要清楚明白,就是「淨念相繼」,也就是臨終時的「正念」。(請參閱前一次所發文《臨終要訣 - 淨念相繼》)

  臨終「正念」是無須帶上宗教色彩的,佛法本無邊,若被宗教情懷所局限,就太可惜了!

助念者應注意的事項:

1.   助臨終者提起「正念」

  臨終者面臨四大分散的極度痛苦,往往自己提不起正念來,此時,親友的助念,是有其功效的。但方法一定要對,否則,事倍功半,甚至於可能還會有反效果。故這個「正念」並不是絕對的,是可以便通的。

  一般佛教界的助念,都是念「阿彌陀佛」的,對信修「極樂淨土」的人來說,是一點沒錯的,因為「阿彌陀佛」就是他們的「正念」。

  但面臨那些信基督教的、回教徒、乃至無神論者等等,又須如何提起其「正念」呢?基督徒臨終時,就應助他憶及他的上帝與天堂才對,因為如此才能令他安心呀!一昧以「阿彌陀佛」替他助念,是否會有效?就大成問題了,弄不好令其起了嗔心,反而會墮落了。其他不同信仰者,亦同此理。

  雖然我們認為極樂淨土比天堂要好。但「他要到那個觀光飯店去,你就讓他到那個飯店去嘛,住一下再來嘛,再幫他買票引渡回來就是了! 南師這些話,就是「悲智並運」之展現,是值得我們深思而學習的了。

  慈悲要有智慧,不是死板的,要知道善巧方便之運用,方能成大器也。

2.  以手指拉臨終者頭頂中央百會穴附近的幾根頭髮,並在其耳邊提醒他:「從這裡走!」

  這一點,是 南師獨特交代的,我還沒有聽到哪位大德曾說過類同的話,他老人家又把一個生命科學的秘密告訴了我們,而且也與宗教無關。不管亡者是佛教徒、基督徒、回教徒、道教徒,甚或無神論者,此法都能有助於他。

  現代醫學對人的死亡認定,只要呼吸與心臟都停止功能了,就確定了死亡。但佛家認為,雖然呼吸與心臟都停止了,只要識神還在,還不能算是完全死亡,識神還沒走時,還是會有感覺的,故佛家建議亡者家人,於新亡八小時內,最好不要觸動亡者身體,以免其識神感受痛苦,起了嗔心,反墮惡趣。就因為識神的感覺還在,輕拉其百會穴附近的頭髮,目的就是要將其識神的注意力拉到頂上來,並告訴他要從這裡走。

  佛家又告訴我們,如果臨終時識神往上離去,就會上升,不會墮入下三道了,反之,就有可能墮入惡趣了。這也就是拉亡者頂門頭髮之主因了。

總結

  雖然亡者能往生至何處,一般還是以其業力之傾向為主,但只要亡者的臨終時沒有完全昏迷不醒,這樣的助念方法,還是會有些效用的,如能及時助其瞬間紐轉,也是功德無量啊!

  這又是 南師慈悲,用生命科學的方式教導的臨終助念法,不被宗教意識形態所局限,是放諸四海而皆準的道理,這就是其高明之處, 南師之用心良苦,吾等應深自體會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