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3年4月7日 星期日

淺談「逆境」與「順境」



  人之一生中,隨時所要面臨的環境,不外乎「逆境」或「順境」。而其又可大致從物質面與精神面來作一粗淺的分類。

偏於物質面的「逆境」與「順境」

  有形有相的物質面,「逆境」與「順境」的展現無數,譬如說,「貧窮與富貴」、「病痛與健康」、「醜陋與美麗」、「失敗與成功」、「倒霉與幸運」、「短缺與充裕」、「死亡與生存」、「受阻與通過」、「潦倒與安泰」、「損失與獲益」等等,不勝枚舉。

偏於精神面的「逆境」與「順境」

  在比較抽象的精神面,「逆境」與「順境」的例子也很多,譬如說,來自外面的有「毀謗與讚揚」、「嘲諷與稱許」、「貶伐與褒獎」、「排斥與認同」等等。也有來自內心的,如「憂慮與歡喜」、「憎恨與高興」、「自卑與驕傲」等等。

喜「順」而排「逆」,人之常情耳

  一般人遇到這些逆境或順境時,所做出的直接反應,多在「貪、嗔、癡、慢、疑」的範疇,因為一般人,都會貪著順境而排斥逆境();在逆境中心生怨尤() ;或處逆境中自暴自棄() ;處順境中,自覺良好而起驕心() ;萬般努力仍處逆境而失信心()。這些反應都是一般人們正常之反應,以世間法來論,是無可厚非的。

  在我們世間的日常生活中,我們亦不難發現,對境執著較重者,其煩惱之根就愈深,反之則淺。一個凡是豁達的人,對「逆境」看得較開,對「順境」也不會喜昏了頭,則其煩惱就少、就淡;反之,對「逆境」患得、對「順境」患失之人,則時時將可能陷於煩惱之中了。

  若真能夠跳出這些「貪嗔癡慢疑」之心裡反應者,即可超凡入聖了,說說容易,若要隨時確切做到,的確難矣!

逆境與順境,仍屬二邊事

  以佛家的「不二法門」之觀點來看,「逆境」、「順境」,是相對的兩回事,各持一極,不離「二性」,故非永恆,任何執著,即難解脫。對「逆境」的憎惡、排斥,與對「順境」的喜愛、貪執,是同樣的不可取,這與世間法準則,有些不同。為了要生死解脫,就不但要將「逆境」完全放下,更且還得將「順境」徹底放下才行。

修道行者,內求尤嚴

  因此,以一個修行人來說,對自己之要求就須更嚴格了,無論做到做不到,其崇高之原則是一致的。對「逆境」要從排斥、怨恨而做到泰然放下,固然很難,而對「順境」也要從貪著、把持而做到泰然放下,就不容易了。略解如下:

  「逆境」來時,會帶來煩惱,甚至痛苦,一個修持功深的人,當這些煩惱或痛苦發起時,立即會心生警惕,知道此時抵抗、怨恨不但不能解決問題,會更加深煩惱與痛苦,因為這些都是會火上加油,無濟於事的,唯有能將其放下,這些「逆境」所形成的殺傷力,就會自行減弱了,放下得愈徹底,其殺傷力就愈形減弱,功效有時是立竿見影的。這是功深之修行人能夠時時警惕自己的。就算做不到「放下」,至少也看清了「逆境」之面目,待下再遭遇時,就能預先防範了。

  但「順境」來時,帶來的是歡悅、順暢,會悄悄地腐蝕了己心而不自覺,警惕心就顯然不足了,可怕的是,陷入了泥沼還不自知,貪戀之心或驕情之心,遂引發了出來,一點都不知放下,就會步入了修行人之大忌。

  「逆境」有如利刀,碰上了,立即會有切膚之痛,人會有戒心,還容易對付。而「順境」卻有如加了糖衣的毒物,吃下去口感非常好,不覺其毒,待其後毒性發作時,就難以收拾了,或者永遠發現不了地去承受最終所結的果報了。

是逆是順,在於自心,由逆轉順,處順不執

  實際上,是「逆境」還是「順境」,往往取決於自心,對一事境,若心有所執,就可能會成了「逆境」,若心無所執,放下得失,心起慈悲,即使是「逆境」,也可能轉為「順境」了。譬如說,某人做了一件對不起你的事,你若起了嗔怨之心,欲圖報復,「逆境」必生,煩惱必起。反之,你若心懷慈悲,原諒開導,以德報怨,令對方知過感佩,不再二過,助了他人,自得心安,反而成了「順境」。一切唯心,心的力量就是如此之大。

  我們平日,做了一件好事,雖然不求回報,但總會高興一陣子,就世間法而言,這是很正常而正確的。然而,聖人做過了善事,就如燕過長空,心中不留痕跡,全然放下了,更為自在解脫。這是我們應該學習的。

多少修持姣姣者,栽在順境魔考上

  歷來多少修得有些成就的修行人,許多都栽在「順境」的魔考上,譬如說,修持修得好,名氣也逐漸增高,聞風向學者日眾,信眾以崇拜偶像式的心態來求教,處處恭迎有加,言必恭稱尊敬的老師或師父的,而自己也感覺良好地陶醉其間,逐漸忘記了謙虛之道,也自覺自己高人一等了,得少為足,不但不肯再多學習,而且易生驕情,自以為是,好為人師,以善知識自居,自認為見過於其師了,目空一切。實際上,其已入了「順境」之魔了。慢心既起,誰的話都聽不進去了。這些行者,本來都是修持有素而令人景仰的對象呀!可歎呀!自誤了,如果又去誤人,就更為罪過了!

  這是我們修持行者必須借鏡而戒慎警惕的了,「順境」來了,更應以臨深履薄的心情來面對,千萬不要復蹈許多前輩所誤入的歧途了。

老一輩大德之風範,實值效法

  懷師曾指出,過去的佛教界大德,如印光大師、歐陽竟無等等,接見來求教的來訪者時,先看來者有沒有懷尊敬之心,如禮貌欠周,是會被捱棒子的,這是他們的教育法,你來求教,連一點尊敬善知識的心都沒有,就是「慢」,他們就會毫不客氣,慈悲地的棒打你這個「慢」。反之,你深具恭敬之心,你的頂禮動作還沒開始,他們比你還快,整個人都已反頂下去了。 懷師自己又何嘗不是如此,我在美國第一次拜見他老人家時,就遇到這樣的景觀,讓我當時真不知所措。

  我們向善知識行該有的禮儀,是應該的,雖然善知識並不須要我們如此做但我們修行人本來就是要自我謙虛,須對善知識有極度的尊敬,才不會自大我慢。然而,站在善知識本身的立場,認為自己是善知識,應該受到別人的禮敬,就沒有做到「無我相、人相、眾生相、壽者相」,因為還自認高人一等。金剛經也曾告訴我們:「若菩薩有我相。人相。眾生相。壽者相。即非菩薩。」因為你有高人一等之心態,就不夠資格為「菩薩」了。

心態不同,果報各異

  我們要看你自己的立場所在來決定自己的心態了。譬如說,一位老居士向一位年輕法師頂禮,尊其為僧寶,這在這位老居士來說,尊敬僧寶是當然的,沒有做錯。但站在這個年輕比丘的立場,也自認自己是僧寶,該受此一禮敬,那就是「慢」,就入了「順境」之魔了。「順境」之下產生的驕慢之心,是難以覺查到的,「順境」之魔就有這麼可怕難擋啊!

  難怪 懷師一再強調,們尊他為師,是一個修行人所應該的,但在他自己而言,他從不以師自居,他可傳你任何法,甚至於打你棒子,那是教育你、對你好,其內心卻是「「無我相、人相、眾生相、壽者相」的一慣作風呀!

  實際上,一個好為人師、自以為是的人,不管定力修得再好,多半已陷入「順境」之魔而不自知。

  如我凡夫,雖然自己還沒有本事帶來這些「順境」,但這些前車之鑑,已足以令人膽戰心驚的了,是無可輕忽過去的,以免有朝一日,自己也深陷難拔了。末學在此提出來這項議題,為的是要一再警惕自己,並希望能與君共勉之。

沒有留言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