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5年4月19日 星期日

與道友書

(一己淺見,僅供參考)
201546
某某道友來函提問如下:

  前段時間去拜見了某某某老師,與他暢談了一下午,探討了第六意識的現量。由於我前段時間發現自己記憶力減退,想來是進入了無記的狀態。自以為不起任何念頭就是第六意識的現量,所以進入無念,腦子越來越不想思考。還好及時發現問題,現在專研南師講的《唯識與中觀》,下定決心先從理論上要弄明白。但是在實修上還是有很多不明白的地方。比如說我邊開車邊唸咒,這時心專注於念咒上,如果非常的專注,是否就應該開不了車了,還是車照開不誤也不會出事兒。這時是第六意識的現量嗎?

  總之我的疑問挺多的,我想把我的問題有空整理一下,再來請教胡老師。

某某
感恩合十
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
201547
末學之簡覆如下:
某某師兄:

  任何念頭一起,就不是第六意識的現量境了。平時為人處事,那裡能夠維持第六意識的現量境。觀心法要,並不是要你不起念頭。

  首先須將「正念」與「妄念」或「副念」分清楚,正念是你現下生活所必須的念頭,其他念頭,都是「妄念」或「副念」。當你開車時,開車所須的專注,是你的正念,此時,順帶持咒,就是副念,隨時可以放下,其他不相干的念頭,都是妄念。當你專修持咒時,持咒就是你的正念,其他均為妄念。譬如說,一位外科醫生,在開刀房替病患動手術時,開刀所須之念,是其正念,其餘之念包括持咒念佛等,就成了妄念,因為這些念頭不是現下所須,但當此醫生,回去專修念佛之時,念佛就是他的正念,而先前開刀時的念頭,反而是妄念了。故正、妄念頭之分,不是絕對的,是因時、因地、因人而別。

  觀心法要,不是要你不可起念,念頭可起,而是要「無住而生心」,所須的念頭,一個也不少,無須的妄念,一個也不生,念頭隨起隨消,過則不留,一切清楚了然,才是「無住而生心」。想保持第六意識的現量境,觀疲了,就會進入了無記,就不清楚了然了,反而會岔了路。

  依愚之見,可將觀心法要變通一下,即有意無意間,試帶觀一發光明點(如一盞小燈)在心頭,妄念自然不起,也不會昏沈或無記,這是心月輪觀的殊勝之處。你可試試!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敬祝
春安!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末學  胡松年 合十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201547

(註:這位道友修持師門「準提法」已有數年。在此分享與其研討修持之書函,願諸有緣共勉之!)

2015年4月8日 星期三

世間話頭 茶餘閒談

  「參話頭」是禪宗用語,是禪宗後期祖師們所創出來的修行方法。話頭者,其原意即謂「話題」也,即此一話,何以如此?為何如此?話頭又分無義味語與有義味語兩類,我們且不談無義味語之話頭。話頭如「無夢無想時,主人公何在?」、「萬法歸一,一歸何處?」、「念佛是誰?」等等,則皆為有義味語也

  依有義味語之話頭來看,幾乎個個都是難找答案的一句問話,你若真能參透了,在修持上就可能登堂入室(開悟)了。世間的話頭很多,末學在此,不談參話頭的修持方法,只想探勘一下這世間的某些話頭,也可當為茶餘飯後的閒談之話題,拋磚引玉地引起諸君之興趣,進而深入參究。

「空」與「有」之間

  佛法講「空」與「有」。萬有世界是「有」,而萬有世界的「有」,都是來自「空」性本體。本體之性,寂然空淨,能生萬有。雖能生萬不隨遷流。「萬有」有生有滅,「體性」寂然不動。既是寂然不動,生滅之「萬有」如何而來?又如何運行?這是佛法中千古以來的大話頭,遍尋佛教經論也找不到一個具體之答案。在佛經的敘述中,的確有些尊者問過類似的問題,佛陀都沒有一個正面明確的答覆。

  南公懷瑾老師亦曾提過,唯有《楞嚴經》中有一段文字,對此一大事,有概括性之答覆,茲列如下:

覺海性澄圓,圓澄覺元妙。
 元明照生所,所立照性亡。
 迷妄有虛空,依空立世界。
 想澄成國土,知覺乃眾生。

  覺海性澄圓,圓澄覺元妙。」是我們這個形而上的本體,本來清淨圓明,譬如澄靜無波的大海水一樣。圓融遍滿,寂然無相,又元自具足靈明妙覺的,所謂本覺之性,不假修證而得。

  元明照生所,所立照性亡。」 而這個元明的功能,有照的力量,照到一切妄念,但照久了以後,它就變成妄念了。這是陽極陰生的道理。由於自己執著於照,太著急了,有照有用,妄念就如此產生了,大的妄念一起,形成以後,那個能照的就給蓋住了,反過來蓋住了本覺。朗然靈明常照的自性,就亡失它本覺圓澄的真相。等於平靜無波的大海中,忽然起了波浪。波濤洶湧,反而遮障了大海平靜的本來面目。

  「迷妄有虛空,依空立世界。」自性本覺圓澄的功能既已亡失,就依迷於妄動功能的輪轉,開始一變而發生心靈與物理上的虛空境界。虛空的形成,是宇宙世界成因的根本。所以世界宇宙,都是依於虛空而存在的。因此,第二重的世界就形成了。

  「想澄成國土,知覺乃眾生。」本覺自性,一經變動而產生妄能,迷妄就形成虛空世界。由於堅固妄想,就形成國土世間的存在。復由於靈明妙覺的變,所以有一切具有知覺眾生的生存。

  這個解答,並不完整,是個原則性的概說,也很抽象,依常人的邏輯思考,還是無可想像,《楞嚴經》只是告訴了我們,圓明清淨的本體,如何情況下,開始產生了最初的無明。但這僅僅的一念無明,又是如何演化出這萬有世界的種種,中間的億萬過程,就完全沒有進一步細說了。這個話頭,如沒有相當的證量,恐怕是永遠無法完全了解的了。

  由於此一話頭,沒有完全解答,因此,又可衍生出如下的另一話頭。

「精神」與「物質」之間

  根據如上所說,圓明清淨之本體,如何產生了第一念之無明,但這一念無明,屬於精神界的東西,精神如何能夠物質化,化成了山河大地、六道三界、芸芸眾生等等。精神界與物質界中間似乎應有一個互通之管道或橋樑,這個管道或橋樑在哪?可以算是一個世間大話頭了。

  據一己現下所知,人類文明的科技是如此地發達,我們的物理科學,不斷地發現更新,到目前為止,似乎都仍在物資上分析發掘,物質分析得再小、再細,還是物質體,理論上還是偏向唯物的論調。

  前幾年,末學前往太湖大學堂,拜見 南師時,在坐的有一位牛津大學的物理博士, 南師與之交談了一會兒,後來感嘆地說,現代的物理科學很了不起,但只還限於在物質上探究,還未能超脫物質之範圍,你們這些學佛的物理學家們,將來如果能研究出,如何自精神面的東西,能產生出物質面的能量,佛法就能被科學逐步印證了。譬如說,中陰身入胎的能量那裡來?要朝這類方向來研究,物理科學就會有所更大的突破。

  我相信,不久的未來,物理學家們,會走出「唯物」的思維,印證更多佛法之一切「唯心」的道理。到那時,就會有無數的人,會搶著來學佛了。而這個大話頭,也會獲得了解答。

「零」與「一」之間

  在這個我們所居住的世間裡,自從電腦發明以來,我們的文明已逐步進入一個全面的數據時代,聲、光、影、像、文字、電話、世界網路系統、檔案文件、信郵…等等,尤其在資訊處理上,更離不開數據,譬如說,每一商品標籤上的條紋碼,經掃瞄器掃瞄後,就能結算價錢,而其內部的存貨之控管,會計帳目之輸入等等,一連串地其作業程序,均可於收銀員打印顧客收據之時,瞬間完成;或現下單單一隻智慧型手機在握,就可以通訊息、聽音樂、看新聞、觀電影、購物、尋找資料、銀行轉帳、買賣股票或基金、還能當信用卡來用,不勝枚舉。過去所標榜的「閉門家中坐,能知天下事」,現在已成事實。總之,現代人們,生活的點點滴滴,幾乎已無法脫離數據的主宰了,尤其是年輕的一代,更以為甚,有目共睹。

  既然數據在今日,是如此的重要,但有多少人會了解到,所有數據的基礎在哪裡?簡單的說,數據就是數字的組合與運用,而數字又代表著什麼?就以一般世俗的邏輯觀念來看,無量無邊的種種數字,實際在基礎上,只有兩個數字,即「零」與「一」,只有這兩個代表性的數字,任何再大的天文數字,也都是「一」演化而來,再多也僅是「一」之累積,除了「一」之大類之外,另外只有一個「零」數。

  學過電腦程式語言的人,都應知道,無論你用任何一種程式語言,與電腦溝通,不管是早期的fortrancobol或是現代的C++javac#,甚至於assembly code等等,最終都須轉換成電腦能懂的語言,即最基礎的二元數據(binary code),因為電腦或任何機件如手機等,都只能懂得二元數據(binary code),除了下達於機件的指令,須是二元數據,即使其所處理的東西,無論聲、光、影、文件、檔案、新聞、訊息、商品、等等,都須轉為二元數據後,方能有效處理,然後處理之後所表達出來的,也都是二元數據的結構。換言之,所有現下的數據世界,表現出來的,雖是千變萬化,但歸根究底,只有這二元數據。

  而此二元數據(binary code),又是什麼?只有「零」與「一」,儘管表達出來的,是億萬無窮不同的東西,但實際上,只有「零」與「一」的種種不同的組合。譬如說,我們溝通的語文,有中文、英文、法文、俄文、西班牙文、葡萄牙文、…等等,但在數據的基礎上,只是不同組合的「零」與「一」。若以數字而論,無論大至天文數字,小至極微的小數,正數或負數,在二元數據中,也只有「零」與「一」。文件檔案,小如文字處理檔案,大至雲端之資料庫,聲、光、錄影、電訊等等,無一不是「零」與「一」之組合。這世界幾乎被這「零」與「一」處處影響著,而不自知而已。

  依一般邏輯,數字應由「零」開始,「零」是個起始點,而由此起始點,演化出「一」,然後由「一」複製出無窮盡的數字。依照數字之邏輯,「一」以後之數字,無論大小,都是由「一」而來,這一點,不難明白。問題是由「零」如何變成「一」的,也就是說,在「零」的世界裡,第一個「一」從哪裡來,有了第一個「一」,其餘的數字,都可複製出來,就好辦了。

  「零」、「一」的關係,看來卻與「空」、「有」之關係,頗有相似之處,也是個大話頭。我不是數學家,只是一己好奇,拋出此一議題,也許數學家們,有較為高明的見地,末學願意洗耳恭聽。

一張方紙的中線在哪裡?

  一張方形或長方形的一張紙,欲在其間畫一條中線,似乎不難,拿一尺來兩頭量一下,對準了,用筆就可畫出了一條中線。但要說這是個絕對的中線嗎?答案就不能確定了,第一、你量它時,量尺本身的精確度有多少?自己度量的方法,能保證沒有絲毫誤差嗎?這就很難做到了,其次,就算做到了,依此畫出的中線確定是絕對的嗎?用放大鏡一看,這條畫出來的線,變得很粗,還不是絕對的中線。再用細的筆來畫,似乎可以了,然再用更大的放大鏡來看,其結果還是一樣,如此一直循環下去,也無能真正地畫出那個中線。

  因此,在邏輯上,當然會有一個中線存在,但你能夠畫出來的,就一定不是絕對的。明明是必然有的東西,但就是找不到。平常事!卻妙哉!

  這僅僅是世間的一個小話頭,欲實際找到它而擺在眼前,都不能確切辦到。由此也可想像,佛法中的大話頭,如龍樹菩薩所講的「中道」在哪裡?「中道」一定存在,但你能找到的,就一定不是,他的文字般若,非常高明,以「八不」的否定句來表達,因為肯定之說法,是無以表達的,能講出來的境地,就一定不是。但僅憑「八不」之說法,能想像出來的境界,也一定不是,文字般若,雖然高明,也有技窮之時啊!佛法中的第一義,是不可說不可說的,一說出來,就成了第二義、第三義了,已與真義有了距離。這些才是真正的大話頭啊!

邏輯中的「我」在那裡?

  我們成天生活處事,這個「我」,就是一切的中心,一大早,我起床了,我吃早餐了,我去上學、上班了,我在忙碌,我去開會,我喜歡這個,我不贊同你的看法,我討厭那個,我累了,我睡了……等等,處處都是圍繞著「我」。生活中,那能離開了「我」呢?

  「我」只是個代名詞,而真正的我,又在哪裡呢?我們就以一個普通人的邏輯來探討。你可以拍拍自己的胸口,說:「這就是我!」抱歉!那是我的身體,還不是本「我」。同樣地,我的手、我的臉、我的肢體、我的心臟、我的肝臟等等,都是屬於我的東西,或我的一部份。根本之「我」在哪裡?至於精神面的東西,如我的思想、我的見解、我的精神、我的中陰身、我的靈魂、我的煩惱等等,也都不是那個本「我」,「我」到底在那裡?你說「我的本體」,這也是不著邊際的一句抽象的形容詞,也無意義。

  「我」到底在哪裡?「我」到底是什麼?「我」如何存在?就憑這一點單純的邏輯觀念,似乎無法找到答案。每個人隨時都活在以自「我」為中心的環境裡,居然找不到這個真「我」,豈不有趣?

  能不說這是一個大話頭呢!而且還是,每一個人每日,與自己有密切關聯,卻又被忽略的一個大話頭呢?您說是嗎?

  由此邏輯類推,不僅真「我」找不到,真「你」、真「他」也都找不到。

*****


  這些話頭,對末學來說,都是可以深思探究的話題,有時發現自己腦筋似乎生鏽了,需要找個話頭來想一想。當然,對其他非學佛者,根本不信「空」、「有」這一套理論,這些根本就不會是話頭,而是無稽之談了。即使是學佛者,也可能覺得非常幼稚,只是一番庸人自擾、無病呻吟而已。但末學的目的無他,若是能博君一笑,輕鬆一下,也不失為一件好事。就此擱筆!

淺談淨化八識心田

粗解「八識心田」

  佛家所指的心識,粗分為八類,即眼識、耳識,鼻識、舌識、身識、意識(第六識)、末那識(第七識)、阿賴耶識(第八識),依佛學辭典的解釋,「第八識」之音譯為「阿賴耶識」,又名「含藏識」,因其含藏了所有世間法和出世間法的一切種子,一切的一切,都收藏在第八識裡,遇到緣,就會發出現行,像是在田地播下了種子,會生出果實來,是一樣的,所以可以將其比喻成「八識心田」。「三世因果,六道輪迴」亦由之而來。

  「八識心田」之原理,有如種植田地,這只是一個我們易懂的原則性的比方而已,而實際上,「八識心田」的因果關係,遠比植田深奧而複雜的多。末學在此不敢多談深奧的唯識學,僅以一般人易懂之邏輯作一粗淺的比方,不周之處,尚希諒宥。

種子生現行,現行薰種子

  簡單的說,我們無始劫來的一切思想與行為,隨時都記錄在第八識中,也就是不斷地在八識田中,散播種子。而我們隨時隨地所有的境遇,或逆或順,也都來自過去八識田中的種子,現在開了花、結了果,而這些逆、順等境遇,又影響了我們當下的思想與行為,形成了當下的現行,而此一現行又成了新的種子,再播種於八識田中。如此無盡無期地循環下去,成了我們業力的根源。

轉識成智須淨化識田

  我們修行的初步目的,就是要轉識成智,進而成就菩提。識的轉化,最重要的還是在於第八識,因為第八識乃其餘七識的根本,第八識這個根本轉了,其他七識就會隨之而轉,故我們須著重於從第八識直接綿密地下手,方能更具功效。

  如何從第八識下手呢?首先要從逐步地淨化它開始。至於如何來淨化這八識心田?末學在此就一己所知,粗略地淺談一下。

遇逆不嗔懺悔放下,逢順不貪無驕也放下

  首先,我們先要知道,如何來對治過去業種所帶來的境遇。人生隨時隨地都處於種種的境遇中,或順或逆,都是過去在八識田中所播撒之種子,現在開花結果,基於因果之理論,我們很容易可以推斷,逆境多為過去惡業所致,順境則多來自過去之善業。

  逆境來時,若我們對境起了嗔怨之心,在我們的現行中,又種下了嗔怨的種子,逆境來自於惡業,現在又因此而再種下另外的惡性種子,惡性循環,將永無解脫。順境來時,雖然可能來自過去之善業,但如在順境中,起了貪多之心,或起了驕慢之心,自認了不起,就會在現行中,反而又新種下了貪、慢之種子,由原先善業之果,卻轉下而為惡業之因,豈不可惜!

  因此,我們必須要讓過去的惡,中止於現行中,末學認為,以「懺悔」來對治逆境,是最好的方法。《普賢行願品》中,有四句「懺悔文」,我們正好可以用上:

往昔所造諸惡業
皆由無始貪嗔癡
從身語意之所生
我今一切皆懺悔

  千萬不要小看這「懺悔」的力量,真能身心投入,完全做到了,「放下屠刀,立地成佛」,絕對可能。真懺悔了,就會自然地「放下」,嗔怨之心必然不生。過去的惡種子,現在開花結果,而懺悔放下之心,就能令此過去之惡業,到此為止,不再連綿下去。如此就化掉這一份惡業的糾纏,在八識心田內,也因之去除了一份雜草。

  至於順境,帶來的是舒暢、得意,是由於過去一己之善業所帶來的,如果因為心生歡喜而貪執其間,甚而起了驕慢之心,自認高人一等而目空一切,雖然是過去善業帶來的好境,卻因貪執,在現行中,反而改種了惡因,就如同在八識心田中,以雜草取代了良苗,想淨化心田,卻收了反效,豈不冤枉哉!

  順境之魔遠比逆境難擋的多,它能在舒適的情況下,不知不覺中,不著痕跡地腐蝕著自己的心識,待自己貪慢之心一起,原來善業之果,卻帶來了新的惡業種子。

  那麼,我們應如何來對治順境呢?答案也是「放下」二字,心中知而不執,一切本是水月空花,不可貪著,也無驕慢,更要發起慈悲心,體恤憐憫其他苦難眾生,發大願來幫助他們,如何發願? 南公懷瑾老師所擬的幾句發願文,可為參考:

未生善法當令生
未盡惡業今始盡
十方三世佛加護
迅速發起菩提心

  把過去的善果,再進一步,推至致高處,發起菩提心,利益一切眾生。處處為眾生,實際上,也能成就了自己,這是因果的道理。

  學佛簡單地說,就是要學「放下」,不僅於逆境中,須要放下,在順境中,也要放下。「放下」二字,說起來容易,做到它談何容易?做到了,就到家了。

起心動念皆播種

  八識心田是含藏一切,無論善的、惡的、無記的業種,都在其中,我們的隨時隨地的起心動念,皆在八識心田中,播撒種子,真正要淨化這八識心田,就得從起心動念下手,因為我們的行為,也是思想的付諸實行,故起心動念方是源頭,淨化就須從源頭下手不可。

  如我凡夫,平時閒著,不是妄念紛飛,就是昏沈無記,雖在修持中,有些正念,但為數不多,由此觀之,二六時中,妄念與無記念遠遠多過善念、正念,因此,八識心田中敗種始終多於良種,如何能夠淨化它呢?這是每一個修行人,必須要克服的障礙,於是便有了各種修行法門,以為對治。

綿密修持,自有其理

  淨土法門,要行者隨時隨地不忘念佛,要念到一心不亂。密教法門,要求行者持其本咒,還要計數,身口意三業專一,百萬遍、千萬遍,旁無雜念,如雪球一般繼續滾下去。觀心法門,要行者時時綿密地觀照自己的起心動念,觀到妄念不生,隨時保持在清淨之中。

  這些修持之法門,途徑上各有不同,但有一點是相通的,即在第八識之心田中,綿綿密密地不斷播撒善種,讓我們的起心動念,沒有閒情去妄念紛飛或無記昏沈,取而代之的是不同的善念。淨土念佛者,有念佛之功德,密教持咒者,有持咒之功德,而禪門觀心行者,念念清淨,也有清淨之功德。

  我們平日閒休之時,多半會心隨放逸,不是隨波逐流而妄念紛飛,就是癡昏般的無記。妄念與無記,都是不善之種子,造的都是偏惡之業。而如今,改以綿密地念佛、持咒、或清淨心,取而代之,反而能夠累積善業,不但消極的不造惡業,還能積極的創造善業,相較之下,實具有雙倍的功效。況且,念佛或持咒等法門,還有佛菩薩、上師等他力的加被,行者不可不知。

  過去曾有一編撰之故事,譏諷念佛之人,連綿地念著佛之名號,佛聽了,難道不嫌煩嗎?殊不知,這些法門背後,實際都隱藏著八識心田深奧之原理,清楚了解到這一層原理,就能體會出創始這些法門的佛菩薩與祖師們之用心良苦了,也會真懂得「是法平等,本無差別」這句話之真義。

廣下善腫與去蕪存菁

  總而言之,一塊田地,想要它生長出茂密的種植物,進而豐收預期的果實,必須先要播種優良的種子,再細心培育這些種子,去蕪存菁,將雜草都清除了,這塊田地自然會獲得預期的豐收。而這一連串的程序,尤以第一步的播種為最重要,因為如果種子不好,後面的步驟,再努力也是徒勞無功的。

  八識心田的道理,原則上也是一樣,八識心田的種子,來自我們當下的起心動念與行為,而去蕪存菁的步驟,就是我們的修持方法。弄清楚了這個道理,就知道我們想要真正地解脫,就非走修持之路不可,這是個漫長的薰習過程,沒有一蹴而幾的了,是生生世世要繼續下去的大事,即使悟得本體後,還得進行心田的淨化,不但醒時能夠做到,睡時亦能做到,醒睡如一,然後才能死生一如。直到破解一切無明,完全轉識成智,三身成就,成了佛,到達修而無修,無修而修,本來如此的大乘究竟。


  一己淺見,願與君共勉之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