任何修持的法門,幾乎都離不開「止觀」二字,而得止之後,非得進入慧觀之層次,方能更上一層樓。
尤其是修習密乘之行者,其攝心的方法是離不開「觀想」的。自古而來,大德們很少將「觀」的原理徹底解釋出來,因而,許多初學者,觀想不得要領,拼命用自己的思維去勾畫出所須觀想的影像,結果愈觀愈糟,還不如不觀來得好。 南師乃顯密圓融的過來人,並且精通「唯識」,他把「觀想」的道理與方法,用唯識的功能攤開來給大家,讓我們一目了然,就能順藤摸瓜地得到其要領。
南師曾多次開示,特別強調指出,觀想不能用第六意識去硬想,硬想會觀出毛病的。他早在《習禪錄影》中就說過:「所謂觀想,並不是用第六意識的妄想去觀哦!而是第六意識的現量境,是第七識的根,第八識的功能的影像。」
根據末學一己之了解,解說如下。我在這裡並不想討論深奧的「唯識」理論,僅僅用最淺近的說法,來表達所須述說的原則。
什麼才是第六意識的「現量境」呢?
前五識是「眼識」、「耳識」、「鼻識」、「舌識」與「身識」,這些功能來自於我們的五根(眼、耳、鼻、舌、身),以「眼」為例,眼根就如同照相機,眼識能從照相機中看到一切呈現的景物,清楚了然,但不取分別,不作好惡,亦不選擇,當眼睛看到一個人,眼識只清楚是一個人,至於這個人是男是女,是大人或小孩,是熟識者或陌生人,並不屬「眼識」的範疇,直到第六意識起了作用,就分別出,該人是誰了,認不認識,其姓名為何,都能分別清了,分別心起了作用後,接著好惡心、貪得心、逃避心等等的心理反應,一連串地冒了出來,然後再指令前五識做出一些支配的動作,這都是屬於第六意識的功能了。第六意識主宰了一切心、行,功能極大,前五識都歸它指揮,但它卻也是最大的染污媒介。
第六意識的「現量境」,就是放下分別心,無住無著,任由前五識自然顯現,不加也不減。有如嬰兒一般,他有看、聽等功能,前五識嬰兒已俱足,但其第六識還沒發展出來,看歸看,聽歸聽,雖然也會對所見、所聽的事物作出正常的本能反應,但卻沒有分別心,這就是第六意識的「現量境」了。
第七識是什麼?與第六識的關係如何?
唯識所講的「第七識」,音譯為「末那識」,是第六意識所依之根,心識生起,必有所依,前五識所依的是五根(眼、耳、鼻、舌、身,此為色法之根),第六識所依的是第七末那識(此為心法之根)。意識依於末那識而生起,末那識即為意識之根。
末那識又是第八識(阿賴耶識)之轉識,是「我執」的根源,有了「我執」,就會導致第六意識的「人、我、眾生」諸相之分別心,再演變成貪、嗔、癡、慢、疑等五毒,這些現行又再反過來染污了第七識,同時也在阿賴耶識種下了惡種子。這就是種子生現行,現行又生種子的道理,可能就進入了惡性循環。
第六意識「現量境」之作用何在?
剛才所述的是種子與現行間的惡性循環,而修行則是要將其循環反轉過來,成為良性循環,而這個良性循環,必須由第六意識著手,不要小看了這第六意識的「現量境」,如此,一旦停止意識上的分別作用,而回歸到意根的清明上去,逐漸將意根(第七識)染污轉為清淨,當意識上斷去分別心與我法二執時,第七識才可由污染而轉為初步的平等性智。這就是修持轉識成智的過程之一。故以修行而論,五陰之中,想陰是最重要的,即此理也。
第八意識是含藏識,善種子要遍植、深植
第八識音譯為「阿賴耶識」,前七識都是其轉識,完全受其影響,它是含藏識,儲藏了我們無始劫來的一切記載,無論善、惡或無記等業,點點滴滴,完全收藏起來,無一漏失,而這些收藏的業力種子(因),就會推動現下或未來的思想與行為(果),而這些現行之果,又成為新的種子,植回第八識中,待將來因緣成熟時,再會結其果,永遠不斷循環下去。
我們的一切行為,乃至於起心動念,都會在阿賴耶識裡植下種子,知道這個道理後,便應了解到,修行不僅僅在盤腿打坐之時,而是隨時隨地都要播撒善的種子,修行不能時時關注到自己的起心動念,要想轉業、轉識,難矣!這也是為什麼修淨土法門者,二六時中,都須念佛;修密乘者,二六時中,都須持咒、觀想;修觀心法門者,二六時中,都須在觀照之中;參禪者,無時無刻都在參禪中;如此類推下去。因此,修持必須細微到自己的起心動念,與平常生活打成一片,方能算是真正的修持。
就以念佛來說,如果只有在盤腿打坐時,才專一念佛,播下善業之種子,而平時生活中,閒下來,都在放逸中,胡思亂想,種的多為惡業或無記業的種子,總算下來,惡種子多於善種子,如此,會有轉識成智的可能嗎?反之,若念念都在念佛之中與定慧之中,善業種子之數量則遠遠超過了惡業之種子,遲早有一天,會轉識成功的。
六、七因上轉,五、八果上圓
南師在講解《八識規矩誦》曾告訴我們:『六祖慧能大師有二句話描述:「六、七因上轉,五、八果上圓。」我們在修行的「因」位上第六意識的妄念空了,達到般若的境界;第七識的我執沒有了, 對待一切人,怨親平等。不過,這兩識雖然轉了,還是意識的境界,並不能就算是「道」,必定要第八識在「果」位上轉為大圓鏡智,前五識跟著轉為成所作智的時候,才算是有了成果。』
整個修行的道理,都在這裡劃出清晰的輪廓了。第六與第七識,還算容易轉,前五識與第八識,要到證果時方能完全轉化。可見法身佛還不太難得,報身佛與化身佛之成就,就很難了。
第八識的影像原理
當我們想到自己的至親,其影像我們想都不用去想,即刻了然呈現在眼前,絲毫不費力;而對一個不熟的人或物,就很不容易觀想出其清楚的影像了。究其原因,是因為我們至親的影像,是在朝夕日累而不知不覺中,遍植、深植在第八識田中的,故只要心頭輕輕一帶,立即就能呈能現眼前,毫不費力。
因此,我們如何觀想得法?就得借用一些相關的自己熟悉之事務了,譬如說,若要觀想一明點在心頭,就可借用過去腦海裡任何一盞燈的影像;若要觀想初步的心月輪,就可借用過去中秋賞月的經驗影像。但若要觀想準提佛母,而過去經驗中,從沒看過,那就要借用一些佛母的輔助圖片了,先將此輔助圖片,將其細觀深植八識田中,當然會須要多一點時日,方能熟觀出來,但原理還是一樣的。
觀想的要領
敘述了一堆唯識的淺近知見,現在進入正題,觀想應如何觀?
南師在《1985年元月親領十三週準提共修之開示》中曾說:『現在先談「觀想」,是意識造境,就以觀明點來說,要觀出一個亮光,因此,要你們看這個油燈,把這個油燈的影像看清楚了,然後,隨時意識裡有這麼一個亮光存在,明點就觀起來了,觀起來不動,不論何時何地,吃飯、做事、上廁所等等,意識境界中,始終有這個明點,慢慢地,這個假想出來的明點,越來越清楚,妄念越來越少,甚至沒有妄念了,身心皆亡,只剩這一個亮光,心燈明朗而得「止」,這是有意想像造出來的「觀」。』
油燈的影像看清楚看熟了,已在八識田中種了下去,然後,由第六意識輕輕一帶,帶了出來之後,第六意識本身的分別功能不起,保持其現量境的清淨無染,無加亦無減,這就對了。
南師於《南公上師1997年再傳準提法於香港》中又言:『觀想不成就,第一步就不能修了。觀想的道理,不是如畫圖一樣,一筆一筆地來,而是如電影一樣,一下子就要全部出現的。』故觀想用第六意識去硬性將影像勾畫出來,是不對的,觀想成功的話,應是剎那間就觀出來的。
一下子不能觀出來,沒關係,先從粗淺的影像觀起,譬如說,觀想阿彌陀佛,一下子觀不出來,先觀一個籠統的輪廓,以後再觀細微;觀準提佛母,觀不出來,先觀其一部份,如頭冠、法器等,或只觀一粗淺的輪廓即可;觀心月輪無法依儀軌觀出,可先觀一個明月即可,待明月觀出來了,再加觀一個在月中,一步一步地漸入情況,不要操之過急。最重要的是,觀出來了,↑還要定住它才行。
南師於《準提法修持要領開示》中說:『妄想是第六意識硬想,觀想則等於是第七識末那識同第八阿賴耶識的功能發起來,是獨影境又不是獨影境,它又是明了意識。
學密宗不通唯識不能學的。說它是獨影,它又是明了意識,說它是明了意識,它又在一面說話、行事,與獨影差不多現象,但又不是非量境界,非量就是神經病。為何不是非量境界?因為由我作主觀想起來的。非量境界你作不了主。』
這段話將觀想的原理,表達無疑。也就是說,第六意識將第八識田中的影像帶出來後,不加也不減地維持其清淨的現量境,沒有第六意識的控制作用,第七識也自然清淨,沒有第六、第七識的阻力,第八識的影像輕輕一帶就呈現了,它有如夢中不請自來的獨影境,但獨影境是非量,非量是自己不能控制的,但觀想則不同,它卻是自己能掌控的明了意識。
結語
觀想的方法與原理,自古而來,幾乎沒有任何大德,講得更為清楚的了。這不是 南師的衣中之一大寶又是什麼? 他一再苦口婆心地講述提示大家,但真正聽了進去,完全明瞭了,並確切地照著去做的人又有多少?
這雖說明了觀想的要領,其實,我們無論修持任何法門,整個修持的要領又何嘗離得開此一原則呢?
我們隨時隨地都在念佛、持咒、觀心等等,二六時中,都是正念,一念萬年,萬年一念,第六意識的分別妄念不起,第七意根也就跟著清淨,第六、七識在潛移默化中,慢慢就被轉化了。再就第八意識而言,消極的是,心神沒有多餘的時間,去放逸地製造惡業或無記業,反而積極地還有功德,累積善業,在八識田中,播種的多是善種子,日久累積,自然就會轉化了第八識,第八識轉了,前五識也就跟著轉了,神通妙用,自然顯現,如此,才算真的修行。
南師又曾言:「修行是很嚴肅的。戒、定、慧、大乘、小乘、內、外,一切行為,隨時隨地都要在有形相的規矩中,也要達到在自己沒有形相的心行中,轉變了過去、現在、未來一切的種子,轉變一切種性為成佛種性。」惡業轉成善業,善業轉成大智慧成就。故修行若僅僅限於盤腿打坐或禪七等,不能擴及起心動念,與平常生活打成一片,是無法達到氣質變化而有成就的了。
至於第六意識的現量境,不僅是所有修止觀法門的要訣,而且,即使開悟證果的聖賢們,平時保任也都離不開第六意識的現量境的。懂得利用第六意識的現量境者,修行才會上路。這也是為什麼修行要回返童真,童真就易入道之原因了。
南師慈悲,把秘密都佈施了我們,我們也要有智慧來承接它、解讀它、做到它,方不辜負他老人家的一片苦心啊!
因此,與其說這是「觀想的要領」,實則更可將此標題擴大為《觀想與修持的要領,須善用「識」》了。
一己淺見,供君參考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