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0年3月26日 星期五

『悟』與『修』

        末學有時被人問到,我們修的是什麼?悟的又是什麼?悟與修之間,有何關係?現就末學膚淺的了解,加以敘述如下,恭請指正。

無上道體,本自圓成;妄想執著,以幻為真。

        佛性或菩提道體,一切眾生,本自具足,不假外求,可惜的是,只因妄想執著,以幻為實,故而不能證得,乃至生死輪迴,不得解脫。菩提道體的代表名稱很多,一般所謂的空性、實相般若、根本智、等等,都是指此而言,其乃不生不滅、不垢不淨、不增不減,不因你的修行而增長絲毫,也不會因你不修而有所損減,如如不移,永恆長存。其不是能修得成的,因為,修得成的東西,遲早一定也會壞掉。既然不是修成的,那又是怎麼得來的呢?答案是,根本不用去求,人皆有之,本自具足。所以應說是「悟」及,而非「修」得,悟者覺也,體驗到了,明白清楚了,像自夢中清醒,一切了然,不再迷糊了,也就是所謂的「明心見性」。故心經說是「無智亦無得」,悟道只是返璞歸真而已。若說還有一個「道」可得,即屬心外求法,而入了外道了。

        我們一個修行人,常常鼓勵說:「平日要好好修持,以期修得圓滿菩提。」這句話,嚴格說來,是否完全合乎邏輯?還有確商的餘地。

悟須頓悟,修必漸修,修悟之間,微妙複雜。

        菩提道體不是修得的,本來就在那裡,是要我們去悟得的,然「修」與「悟」之間,並沒有一加一等於二的直接關係,不是修了固定的一段時間,就一定會開悟。但兩者之間,卻有著間接而又錯綜複雜的因果關係。

        我們都知道,一個人之能夠開悟,必須要福德具足、因緣成熟,加以有善知識適時提攜一把、棒喝一聲,或經一突發外緣之刺激(如鐘聲或某一鏡相現前),令其頓時根塵脫落,能所俱寂,一念回機,而得開悟,明白了自己的本來,也就是宇宙的般若實體。

        既然我們的菩提實體,是無修無證的,那我們還要修嗎?如要修,又修個什麼?這是一個話頭。

        菩提道體雖然不可修得,但福德卻可以修得,禪定亦可修得。在此,可以分為兩部份來說,即是未悟之前修的是什麼?為什麼要修?以及悟道之後修的又是什麼?

未悟之前,如何起修?

        未悟之前修的是什麼?如前所說,道體與修不修,沒有直接的關係,以大乘的六度來講,此時修行以六度中的前五度為主,「布施」、「持戒」、「忍辱」、「精進」四度,修的是福德資糧,資糧俱足了,同時修以「禪定」。由於我們的心地自無始劫來,累積了無數而深厚的塵垢,將自性之光明給埋沒了,而禪定的修持,有如一把掃帚,能有清掃心地塵垢的功能,待禪定有了相當的基礎,心地的塵垢也清除得差不多了,此時,還得要內外因緣成熟,如能巧遇善知識,當兒加一把助力,或一即時的外緣觸發,才有開悟之可能。由「修」到「悟」之間,並沒有固定的時刻表,依個人業習、因緣不同而有相當的差異,根器因緣好的快些,反之則遲緩些,有的可能要修了若干世以後,才有開悟的因緣。

        俗語說:「種瓜得瓜,種豆得豆」,這句話在仔細推究之下,不一定成立,因為如果因緣不足,種瓜不一定會得瓜,種豆也不一定得豆。但將這句話反過來說,卻是不變的事實,即「不種瓜則一定沒有瓜,不種豆也一定沒有豆」。所以我們還是要修,雖然修了不一定馬上會「悟」,但修了才有機會,不修則毫無可能,這是因果關係。但問耕耘,莫計收穫,旦旦行之,細水長流,福德資糧逐漸增長,禪定功夫與時加深,待水到渠成之時,一切執著放下了,「般若」自性的心地,則自然顯現,明心見性,將毫不費力。

悟後起修,不離禪定。

        見道了之後,修的又是什麼?大體來說,修的還是六度的前五度,所不同的是,現下的修持,已有了具體的方向,懷疑頓除,不再走冤枉路了。在布施、持戒等前四度上,依然如前,繼續累積福德資糧,但在禪定的修持上,卻與前大有不同了,此時不再盲修瞎鍊,禪定的修持,能與般若時時相應著,既不會是枯定,也不至走入狂禪。不僅在今後持續保任的功夫上要靠「禪定」,個人積習能否完全淨化,乃至法、報、化三身之能否圓滿成就,「禪定」的修為,是個主要的關鍵。這也就說明了,歷來有大成就的祖師與大德們,悟後為什麼必須有一段長時期閉關專修的道理。因為,悟後的修行,方能得力,才可算是真正修行。因此,「禪定」的修持,對已悟之人,更形凸顯重要了,禪宗所謂「不到重關不閉關」之說法,指的就是悟後方能得力起修。禪定並非般若,但般若卻離不開禪定,沒有禪定,即使見了道,也是枉然,剎那即逝,不能保任持續,悟了也等於未悟。其實見道並不難,難的是悟後的保任,悟道是頓悟,不須費力,放下即是,而禪定的修為是功夫,是點點滴滴的累積成長,是沒有捷徑可走的,必須有一番付出,才能有相當的成就,沒有人是可以例外的。不經一番寒徹骨,那有撲鼻梅花香。

沒有留言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