(學生胡松年整理彙編,恭呈 南公懷瑾上師審核修正後定稿)
(2009年11月21日)
(2009年11月21日)
無量古法,密部別傳,簡中之簡,密中之密
「準提法」乃一門古法,亙古相傳至今。其在原始之東密與藏密裡,尚難尋得,祂是屬於密法裡的「別部」(別傳)。我們看準提佛母畫像上所寫的「七俱胝」,所謂「俱胝」,是印度當年數字的名稱,代表無量、無數、無邊,故我們可以說「代表無量、無數、無邊的佛的母法,叫做準提法」。換而言之,世上無量無數(七俱祇)的佛,都是修了「準提法」,受了準提佛母的加持力,方始成佛的。依密法來說,釋迦牟尼佛在菩提樹下修道時,也就是受到準提佛母的灌頂加持而成道的。
東密與藏密的其他修法,麻煩又複雜,而且多須專修,大多數一堂法修下來,起碼要兩、三個鐘頭,在這工商業時代,修如此的長法,時間上不太允許,只有「準提法」較為簡略,而又概括了一切。同時,有的密法非吃素不可,有的還非出家修不成功,有的密法出家不一定修得成,在家人才修得成,諸如此類等等之修法先決要求很多。只有「準提法」均不避諱,一切不拘,不分葷素、垢淨,無論男女、在家、出家,均可修持,真方便也。
八萬四千法門當中,準提佛母的修法,是密法裡頭的密法,密宗裡頭的密宗。所謂「密」,並非「秘密」不可告人。「顯宗」之所以為顯,是因為祂把道理都講清楚了,而「密宗」是把道理講出來仍然未能表達完全的,故稱之為「密」,這個「密」字,應該是「奧秘難解」之義,故修密法沒有秘密。而「準提法」是密法中的別法,特別殊勝的法門,它包括了止觀、參禪與淨土,並且又能依仗上師與諸佛菩薩的加被,功效尤顯。
深不可解,唯有信入
「準提法」乃「觀音法門」的總法。其是簡中之簡,卻又越簡越密,即使到了十地菩薩境界,還沒能完全了解其中的奧秘,何況一般凡夫呢!故修習此法,首要在「信」,也就是全心全意,毫不懷疑。「妙覺果海,信為能入」,信什麼?信佛、信佛法、信上師、信自己。「信為道源功德母」,唯「信」能入,方能起修。因此要將自己的身心澈澈底底地投進去,投到本身原來圓滿具足的自性海中,毫不保留,決不懷疑,如有絲毫懷疑,成效就要大打折扣了。
傳承殊特,不可混修
南公上師所傳「準提法門」,傳承殊特, 上師曾經略為透露其傳授「準提法」之原始因緣,即 上師昔年自峨嵋閉關下山後,再掩室於四川嘉定(樂山)五通橋多寶(如來)寺中,蒙文殊師利菩薩顯現親授。內涵性相融通及即身(生)成就奧秘。當時,即寫下了「準提法本」,並促成了往後傳授「準提法」的因緣。
師誓願如世緣過百齡,得機而宣說其中全部內密,再正式傳授傳法上師之正式灌頂。不然,沒身而已。平常不易輕傳儀軌灌頂,只恐慈悲生禍害,方便出下流之故。
「準提法門」雖係古法,然 南公上師乃親蒙文殊師利菩薩顯現直接傳授,故以此傳承而言,即由此開始, 南公上師實乃本世間第一位祖師也。本法之儀軌,經由其精心規劃後,生圓二次,綿密無缺,以補古法之不足,誠乃劃時代之一大創舉。後世修習者,將因此而獲益良多。
外界也有不同傳承的「準提法」相傳,其與師傳之「準提法」傳承完全不同,護法體系各異,修習的儀軌也不一樣,而密法講求依師而修,師承不一,千萬不可混為一談,更不可胡亂混修,慎之!
降魔密咒,上師專有
唸咒唸到某一個境界時,準提菩薩會顯像,不過,有些是假的,是魔境變化來測驗你的,當然也有真的準提菩薩現身。這個時候,可用 南公上師傳下的秘密咒子:「嗡哈哩底噶」,得以測驗它是魔境界變化,還是真的準提菩薩的感應。唸此咒二十一遍,是假的就會退去了,真的就會更明顯。一般來說,只要唸三遍以上就可以了,當然唸七遍就更好,其實,只要你一起此念,如果是魔境界,它就會退了。
「嗡哈哩底噶」是 南公上師之本咒,我們知道,要證到八地以上菩薩果位的大德,方能了知其本咒,由此可見,我們學人當視上師為現代佛,吾等何其有幸。
顯密修持各異,卻是殊途同歸
宋(遼)五台山道法師《顯密圓通成佛心要集》有云:「顯教圓宗,須要先悟毘盧法界,後依悟修滿普賢行海,得離生死證成十身無礙佛果。如病人得好藥方,須要自知分兩炮炙法則,合成服之方能除病身安。
今密圓神咒,一切眾生并因位菩薩,雖不解得但持誦之,便具毘盧法界普賢行海,自然得離生死成就十身無礙佛果。如病人得合成妙藥,雖不知分兩和合法則,但服之自然除病身安。
故首楞嚴經云諸佛密咒祕密之法,唯佛與佛自相解了,非是餘聖所能通達,但誦持之,能滅大過,速登聖位。又云神咒是諸佛密印,佛佛相傳不通他解。賢首般若疏云,咒是諸佛祕密之法,非因位所解,但當誦持不須強釋。」
密法原無密,自性本具足
密宗之所以為密,是最顯易之理反卻不能懂,這才是真正的祕密。顯教修法大半走去惡為善的原則,捨妄念、煩惱而求空性,然後用空性菩提去轉習氣,密宗之祕在煩惱就是菩提。學佛與成佛沒有捨棄哪一點,關心到每一位眾生,每一個人,當下我就是佛,絲毫無捨,本來就是不增也不減,無需捨棄哪一點,或空掉哪一點。所以顯教講空,在密法看起來,也只是個方便而已。
禪宗六祖惠能祖師曰:「何期自性本自具足」,一切眾生的自性本來具足一切,因此學佛修法乃至成佛,不需要捨棄妄念而證菩提,因為妄念本身就是菩提,妄念、煩惱的自性本身就是非空非有,即空即有,因其不能存在,所以它「非有」,因其能生生不已,所以「非空」。
顯教某些法門,往往是抓住一面,捨惡而取善,捨有而取空,或捨空而取有,都是易偏。密法同華嚴宗一樣,是合一的、圓滿的,不取不捨,不增不減,眾生本來是佛,要你自己信得過。顯教之理,是去貪嗔痴慢疑,密教之理,是非增非捨,自他不二。轉識成智,是由凡夫轉成聖人,密宗轉都不要轉,凡夫即是聖人。知道五毒本身就是佛性,看透了,修證到了,貪嗔痴慢疑就不再是五毒,轉都不要轉,而立即成就五方佛了。
所以佛法中有了這門密宗,密就在這種地方。然如信不過,轉不過來,理證不到,修持不到,那就很差異了。懂得了一點密法這些空洞之理論,沒有去修證到,以為貪嗔痴慢疑就是五方佛,便去亂用貪嗔痴慢疑,自己反而落因果下地獄而不能自救了,非常嚴重。如果誤己之外,尚且誤人,則更罪過矣!
因此之故, 上師多年來,一直不願傳授密法,即此顧忌也。如今所傳密宗「準提法」,是因為這個密宗的法同禪宗的理非常相通,尤其是華嚴宗道理,絕對相合。一即一切,任何一個法包括了一切法﹔一切即一,一切法皆可歸到一個。
自力融合他力,相應上師諸佛
密法的修持,在修「止觀」的目標上,與顯教差異不大,但密法還有上師與諸佛的加持的力量,自力與他力融合成一體,其效果就更為凸顯了。
師傳「準提法」之儀軌,實際上,已包含了密法中的「上師相應法」在內了,只要依法精修,自然相應上師諸佛,行久功深,一定會有感應,或有境界現前,或有某些境相(請參閱隨後附錄《顯密圓通成佛心要集》中的「驗成行相」部分)。但千萬不可被奇怪的感應所迷惑,要知道一切唯心,萬法唯識,都是自性的體、相、用。應隨時記住《華嚴經》所說的「應觀法界性,一切唯心造」,才能修習這個密法。我們學佛的目的是在去除貪瞋癡的習性,若是以貪婪的心去祈求,當然就得不到感應了。所謂「無貪則感應」,要把一切交給佛菩薩,交給一切眾生,才是正確的學佛心態。
不僅在修法時,而且在日常生活當中,隨時與準提佛母、眾生同在,與上師諸佛相應,即使各種境界與感應到來,都應不著不取,不可執著。一知即休,知而不執,這就是修密法的要領,一執著即入魔道。要知好境亦境,若作聖解,則即落群邪了。
故密法的修持,除有儀軌可循外,還必須靠有師承,而且是有經驗有成就的上師,才不致走入歧途。密宗修持須依師而修,可獲得上師的秘密心要與其口訣,並諸佛菩薩等的加持的力量,則不難由捷徑而直趨菩提。
由「一切皆有」起修,直下「五八果上圓」
佛家講的八識,是指「眼識、耳識、鼻識、舌識、身識、意識、末那識與阿賴耶識」,前五識與色身有緊密關連;第六識是意識,其包含思維、感覺等;而第七識稱為末那識,是第六意識的根,第八識是含藏識,一切過去、現在的種子、業習等等的總藏處,無論如何生死輪迴,都會隨之而往,不會消失。
佛法修持的初步目標,就是要轉識成智,做到智慧解脫。顯教法門多屬「六七因上轉」之修法。只要在第六意識的因地上,一轉清明了,定久了以後,第六意識沒有不轉的,亦即所謂的氣質變化,譬如說,人的脾氣變好了,比較有修養了。第六識轉了,第七識是第六識的根,當然也會跟著轉化,逐漸地,甚至生死也會有了轉機。至於色身上的奇經八脈、三脈七輪等等,也都會轉,但是轉得很慢,因為六七識在因上轉了以後,前五識與第八識,就沒那麼容易轉的了,盡管第六意識清明了,前五識恐怕依然故我,更談不上第八識了,因為它們非要到證果的時候,才能完全轉化,故云:「五八果上圓」。
而「準提法」是獨特密法,由「有」起修,直接走「五八果上圓」的路子,修得如法,則可將阿賴耶識(第八識)的種子在現行中轉化了,第八識轉了,所以前五識也跟著轉。經由綿密的身、口、意三密的修持,並藉由上師與佛菩薩的感應力量,咒語與日常生活打成一片,一切思想行為,隨時隨地都要在有形相的規矩中,也要達到在自己沒有形相的心行中,轉變了過去、現在、未來一切種子,而成為佛種性,其是立即轉業成就,惡業也轉成善業,善業轉成大智慧成就。不僅能悟到不生不滅的空性,就連此一業報之身亦得轉化。虔修此法就有這樣的殊勝。如真能證到了,一切連轉都不用轉,因為貪嗔痴慢疑就是五方佛、煩惱即菩提,凡夫本是如來。故密法號稱「即身成就」,不無其理,這也是「準提法」之所以極為殊勝之處。
如前所述,「準提法」的道理與禪宗之理相通,尤其是華嚴宗的道理,絕對相合。一即一切,一切即一。而華嚴離不開唯識,唯識又離不開般若,故其是華嚴、般若、唯識的綜合,綜合了全部佛法修行的宗要。這個法包括了禪宗的境界,包括了唯心淨土與極樂淨土相同的諸佛淨土境界,融會了顯教與密教的各種修法。換言之,這個法門包括了未悟的人如何修行悟道,已悟的人如何悟後起修,轉成意生身,到成就之路,都囊括其中了。
密法境中修,執境岔路多
修習密法,亦有其相當的弊端,因為它是由「有」起修,走的是「一切皆有」的路子,在境界中修持,境界自然眾多,但岔路亦多。如果教理不通、不懂唯識者,不知一切唯心、萬法唯識、緣起性空的道理,境界一來,攀緣心起,隨境牽轉,甚或弄神弄鬼,自以為是,不僅成了外道,而且還會入了魔,誤入歧途,「修」還不如「不修」。修行貴在「見地」,因地不真,果遭紆曲,失之毫釐,最後則將差之千里了,故修行者不得不慎。
現在世界各處流行「藏密」的修持,所謂的活佛或仁波切等,周遊世界到處傳法,每次聚眾,少則數百,多則成千上萬,信眾趨之若狂,一個法傳了下來,數年之間可能再也見不到這位傳法上師,如果有人真的去修其所傳之密法,有了修持上的問題,又能向誰去請教解答呢?修出了大問題,成了神經病,又有誰能幫助他呢?況且,這些號稱的活佛、仁波切們的修持,又是否真正證到修到了呢?這些都是現下佛教界的嚴重問題。難怪 南公上師曾感嘆言:一些雜亂的密宗流行時,就象徵著「末法時代」提前到來。
所幸我們修的「準提法」,有 上師與其他阿闍黎傳法,各處並有準提共修的團體的組織,定期共修,切磋研討,有老參帶領新學,解決平時修持上的困境,除此之外,如真有重大的問題,自己無法解決時,我們還有管道,向 上師直接請益,獲得解答,吾等幸甚。
三業專一,止觀雙運
大乘修行講求的是六度萬行,其中布施、持戒、忍辱、精進,都是前奏加行的功夫,先修功德,福德夠了,加上禪定,禪定夠了,才可以進入般若。小乘法門談「戒、定、慧」,「定」在中間,沒有「定」,就沒有真正的「戒」,沒有「定」,也沒有真正的「慧」。故知「禪定」本身並非「般若」道體,但「般若」卻也離不開「禪定」。
「準提法」的修持也不例外,在求止得定的目標上,與顯教其他法門無異。但在方法與入佛知見上,準提法的儀軌已替我們劃出一條具體的軌道,在求身(跏趺坐、手印)、口(持咒)、意(觀想)三業的專一。綿密的金剛持咒,在於淨化業習,深植於第八識,同時也等於在修氣修脈,氣脈本身雖不是道,但要想達到忘卻自己的身體,去除身見,進而轉化這個色身的果報業報,將身心完全投入的金剛唸誦,卻是極佳途徑。再配合層次分明的觀想步驟,更能夠逐步都攝六根,將身心的念頭與觀想合而為一,先作到「聲氣合一」,然後「心氣合一」,最後自然達到「身心合一」,忘卻了身軀與外緣的存在,而內外一切卻觀照得清清楚楚,如此才能得止,再由止而定。
持咒要領,不緩不急,單調莊嚴,生生不已
持咒之要領,宜不緩不急,字字清楚,明朗莊嚴。唸誦之時應一口氣一口氣地去唸,即當一口氣完全唸盡時,閉口以鼻根部位吸氣,氣調好了,再接著唸下去,如在共修場合,吸氣時,可以耳根聽眾持誦,心心相隨念下去。修習如法,氣脈節節打通貫穿,色身轉化迅速。氣脈雖非道,但要做到忘身、忘我,還必須走氣脈的路子不可,只要不去執著它就好。
持咒與其他軟修法門的唱誦,略有不同,其不講求韻律,低沉單調,周而復始,綿綿密密,生生不已。單調之中,透發莊嚴,了了分明,感人無形。持咒若僅僅崇尚快速或韻律,而忽略了清晰莊嚴,在修「止觀」的基礎上,也許不錯,但它卻與本法(準提法)的精要,有了距離,就不能完全如法了。
開口持咒到達了聲氣、心氣與身心三合,身、口、意三業專一,氣脈通暢振動聲帶,一口氣接一口氣地唸誦,妄念愈唸愈少,氣愈唸愈長。到此時,任何大動作的開口持誦,都有可能打破三業專一的定境,故而連唇齒都懶得一動,就自然形成了「金剛唸誦」,「金剛唸誦」之唇齒不動,是水到渠成的結果,不是刻意造作出來的。
除「開口唸」與「金剛唸」之外,還有一種主要的持咒法,即「瑜伽念」,持咒不出聲音,僅在心中默念。在人多的公共場所,用此法念咒,可能比較合宜。
觀想要領,不思而得,無取分別,不勉而中
「觀想」當然也是意識造境,就以觀明點來說,要觀出一個亮光,因此,比如要你看住一盞油燈,把這個油燈的影像看清楚了,然後,隨時在意識裡有這麼一個亮光存在,明點就觀起來了,觀起來不動,不論何時何地,吃飯、做事、上廁所等等,意識境界中,始終有這個明點,慢慢地,這個影像出來的明點,越來越清楚,妄念越來越少,甚至沒有妄念了,身心皆亡,只剩這一個亮光,心燈明朗而得「止」,這是意地生起造出來的「觀」。
念佛號、持咒語,也是一樣的道理,一句佛號或一個咒語,就如同是麵粉一樣,麵粉上有一點水,麵粉慢慢裹攏來,轉呀轉地,最終把所有的麵粉裹在這一點上,就得「止」,這是初步的「觀」,叫作「觀想」,是意地生出來的,不是亂想造出了的,亂想就會出毛病了。
有些人初學時觀不起來,不要亂想,意識上知道即可,如亂想會神經錯亂。其實觀想很簡單,比如說我提到你住的家,你一想家,家中的樣子就會起來,一提起就有,如此觀想並不困難。如果你硬去想,那是妄想,不是觀想。應該一點不用著力就現前了。妄想是第六意識的分別作用,觀想則等於是第七識末那識同第八阿賴耶識的功能發起來,是獨影境又不是獨影境(註一),它又是明了意識。
學密宗不通唯識不能學的。說它是獨影,它又是明了意識,說它是明了意識,它又在一面說話、行事,與獨影差不多現象,但又不是非量境界(註二),非量就是神經病。為何不是非量境界?因為由我作主觀想起來的。非量境界你作不了主。
祈願他力,感應道交
在修止修觀的原理上,準提法門與禪宗法門相似,除此之外,修準提法門,還要在意根上與願力上,帶著一個祈求本尊佛母與諸佛加持的心願。不要認為唸咒唸得很好,就覺得這就是參禪,就是止觀,話雖不錯,殊不知,此與密法持咒就有所出入了,這也是修密法與參禪,同中有異的地方,如果沒有祈求他力加持的心願,就會變得在修「止觀」了,也不是說它不對,只是與本修法門就有了差別,如何差別?在因地上有了差別,由於見地與認知不清楚,則果地上也必有差別,所得到的層級也會不同。
所以,千萬不要只借用咒語,作為繫心一緣的作用,那是修禪定,如果能繫心一緣而能得止,那是修止觀,這種修法,念佛也可以,念咒或其他都可以,但在修密法的本位來講,你如果功德大、智慧大,帶著修止觀、禪定也行,然而,還是要帶到心願的力量祈求他力,求本尊、佛母、諸佛菩薩加持,所謂有求必應,感應道交。要求感應道交,自己在日常生活中,須注意戒、定、慧的配合,一定會得到他力(佛力)的交感,則效果亦將不可同日而語的了!
生起次第,真空生妙有
「準提法」的修持,求止得定並非最終目標。生起次第要我們練習,由一念專精的持咒與觀想,進而「忘去自身我執」,「渾入虛空中,虛空與我無二無別,亦無虛空之量可得」,忘卻身心,心物渾然,不起分別,無所謂空,也無所謂有,我即虛空,虛空即我,無量無邊,大而無外,小而無內,進入準提三昧的定境。
「準提法」並沒要我們到此為止,死守著這個空境,接著要我們觀想宇宙之四大變化,忘卻了肉體的我,而在蓮花中生出一個妙有的我來,此時如能觀想成功,就是「意生身」的化身境界了,也就是妙有之境界。
接下來,口持準提本咒,觀想與佛母合一,心月輪與字輪的觀想就更細膩了,沒有相當的定力功夫,是做不到的,即使偶爾觀到一點,剎那即逝,把持不住。初學之人,可以將字輪觀大,比較容易清淨,甚至於只觀一個發光的心月輪,待日久功深,心細了,字輪就越觀得小,心也就越定。最後乃至心輪不轉了,只觀中間一個「Om」(唵)字,永遠是這個字在,忘記了身體,或連字都不要,心中只有這一光明,不昏沈,不散亂,一念專精,其中有這一點「明點」,這個就是緣起性空,其中有物,不過是假的,不是真的,就這麼一個東西,定在上面,越久越好,就這一念專精,就包括了四禪八定,包括了小乘定與大乘定的三昧。
這心月輪與字輪的觀想,聽起來似乎簡單,但它卻含蓋了極深的修持道理,業習之能否轉化,法、報、化三身之能否成就,這是本法的一個主要關鍵所在。
圓滿次第,妙有返真空
最後進入圓滿次第,將明點由中脈升起,由頂門沖出去,散入虛空之中,虛空之外更無我身,「虛空與我無二無別,我即虛空,虛空即我,亦無虛空之量可得」,「如來!如來!如是!如是!」無去也無來,不生也不滅。上述諸法生起與空滅,皆同水月空花,如夢如幻;涅槃本性,本來如此。我即是佛,佛即是我,本來不可得,不可得也了不可得,隨時隨地在此定中,無須觀想,也無咒子,定得越久越好。
到臨終之時,也可藉此頂門一沖,或得解脫成就,或隨願往生,不拖泥帶水,自在作主。在這一點上,其效果有似密法中的「破瓦」修持。就算臨終之時,做不到如此頂門一沖,只要心中清淨,念到準提佛母,如有發願往生西方或任何佛國淨土者,十方國土必可任意往生,自然得力無形,如願再返世間,繼續修行者,亦能如願。
一般的禪宗修法易落偏空,不能生起妙有,有些人只曉得一點空相,不知道妙有,因而三明六通不易做到。而「準提法」包括了藏密、東密、淨土、禪宗的精要。生起次第由真空生妙有,圓滿次第由妙有返回真空,一念專精,了了分明,不住空也不住有,修「真空」也修「妙有」,性空緣起,緣起性空,方便法門都在其中矣。換言之,其乃「即空即有」之至高無上的大乘修行方法。
持咒計數,無形鞭策
念「準提咒」須計數(用佛珠或計數器皆可),因為「準提法」是修「有」法,修「有」法就一切皆「有」,一切皆「有」就要計數。念滿一百萬遍,修得好不好,自己都會知道,有時會在夢中顯示,這在《顯密圓通成佛心要集》的「驗成行相」中(請參閱附錄),有部分的描述。
真正的修行,不僅僅於盤腿打坐,而是在於「事上修」,即起心動念都在修,而持咒計數可以幫助我們,把持咒和日常生活打成一片,同時,也具有一個相當的鞭策的作用。
通常,我們一閒下來,往往就讓自己精神放逸或胡思亂想,不僅浪費了許多大好時光,而且造了許多「無記業」或「惡業」,亦即所謂的「小人閒居為不善」了。持咒計數,無形中就有一股鞭策作用,讓我們隨時閒下來,就會想到持咒計數,既不再多造惡業,同時還可修持,一舉數得。
《顯密圓通成佛心要集》有云:「此一種法,唯求出世間,若欲於此法中求成就者,須得預前持誦准提真言,五百萬遍或七百萬遍,或千萬遍而為先行,方作此法定有靈驗。」可見持咒數是愈多愈好,成就的機緣,則較易成熟。
迴向眾生,自覺覺他
修行切勿自私,處處應為眾生。人走在街上,看到棺材來,趕快念咒子,願死者得以解脫,往生西方極樂世界;看到人家結婚了,念個咒子,祝福他們將來多福多壽;看到叫花子、死老鼠等等,隨時在念咒子,都在迴向。這個咒語,不擇淨垢。念咒子並不是只為自己,而是迴向一切眾生,一切功德都不是我的。打坐修行,就應迴向一切眾生,希望世界太平,一切眾生皆得安樂,不是為我自己,要發這樣的菩提心,菩提心就是大悲心,一有為己私心的念頭,已經不是學佛了。
我們現在修準提法,不求別的,是迴向眾生,在求世界平安,一切眾生皆得安樂,多求消災免難,求證菩提,自己趕快悟道,證到自己成佛,再來度眾生。
註一:三境 ── 性境、獨影境、帶質境
第六意識了知分別的外境分三種:
實在存在的外境,能被意識了別認知的,叫「性境」 。這是看到真理現前的境界。一般出現在定境之中,第一次是在超凡入聖的分野界看到。在性境現前時,就能看到並深信:所有的一切,真的都沒有差別。因為已得「根本無分別智」,沒有分別心的智慧已現前了。為什麼我們現在看不到性境?因為第六意識判斷不正確,第七意識執著雜染,思考不公正,就看不到真實。
外境並沒有實際存在,而只是幻覺或想像來的,能被意識了別認知的,叫「獨影境」。口語化一點的說,獨影境就是在自己的頭腦裡獨自演電影。分為有質獨影和無質獨影。有質獨影傾向於善的或光明的思考;無質獨影偏向沒有價值的想像或胡思亂想。
外境雖然實際存在,但意識卻不能對它作恰如其分的認知,以致於把它想錯了或扭曲,這種被意識錯誤認知的,叫「帶質境」。就像戴了一副有色的太陽眼鏡看世界,無論看到什麼,都已雜染上個人的顏色了。因為心理狀況的影響,這樣看不到真實的顯現,而要憑著自己的見解想法情緒去扭曲事實,是我們一般人常見的通病。
註二:三量 ── 現量、比量、非量
第六意識根據經驗,對實際存在的境物,立刻有了認知,就是「現量」的作用。現量也就是真理的現象。用本有清淨不染的心,不經加油添醋,才能有現量的作用。
沒有實際存在的境物,第六意識也能根據過去的經驗資料,迅速比較或推論,達成認知的目的,就是「比量」的作用。這也就是日常生活中,我們不斷在思量當中出現的比較、測量、推論、分別的意念。
但是,第六意識並不是常常能作出正確的認知,有時候它會對根本不存在的事物無中生有,作出完全錯誤的認知,這就是「非量」。非量的思考,經常在我們生活中出現,尤其在煩惱或執著嚴重時,或於精神錯亂時,想的可能都是錯誤,離客觀事實是很遙遠的。
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
附錄:
驗成行相─節錄於《顯密圓通成佛心要集》
謂准泥陀羅尼經,金剛頂經蘇悉地等,共十餘本經皆說,真言行者用功持誦,或夢見諸佛菩薩聖僧天女,或夢見自身騰空自在,或渡大海或浮江河,或上樓臺高樹或登白山或乘師子白馬白象,或夢見好華果,或夢見著黃衣白衣沙門,或喫白物吐黑物,或吞日月等。即是無始罪滅之相。或正持誦時見諸【番去】光明,或見空中遍地奇特之華,或見諸佛菩薩聖僧天仙等,或見諸佛淨土,或自遊佛國親承供養,或暫時聞經於多劫,或見燈光高一二尺乃至一丈,或無火爐中自有煙起,或見佛像旛蓋自動,或聞諸佛菩薩種種美聲,或覺自身巍巍高大,或齒落重生或髮白返黑,或身潤白不生蚤虱,或貪嗔癡心自然消滅,或總持不忘一字能演多義,或智慧頓生自然通曉一切經律論,或一切三昧法門自然現前,或福德頓高四眾歸仰等云云【此上所說是經文。今有閑僧儒士,汎參禪理者,厥見相以為妖異,此則非但毀謗最上乘教,亦是捨相取性之邪見也。不知其相本來是性耳】。若逢如上之事,但是福慧增長近成就相,莫生疑惑之心,勿起取捨之念。應觀所逢境界,皆是「A」(阿)字或「La」字等【或想皆如夢幻,或想皆是法界一心】。若得如是應驗,更須策發三業加功誦持,不得宣說咒中境界衒賣與人,唯同道者不為名利,敬讚方得說之。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