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個一心學佛向道的修行人,想要在菩提道上有所成就,是離不開佛法中所謂的「見地」、「修證」與「行願」這三件事的,而此三件是不同的大事,但對一個修行者來說,卻有密不可分的關係。末學不才,僅就一己淺見,略說如下:
見地、修證、行願之粗解
「見地」可說是一個知見與理論上的了解,在知識與邏輯上作一個探究。我們研讀經典、聽閱善知識講述、去佛學院修課,都是在「見地」上下功夫的。簡言之,「見地」就是「理」。
「修證」就是實際依理論上所提供的修持方法,去做到理論上所指出的目標,是「見地」或「理」的實施,一切顯密修持的種種有為法,都是「修證」的方法,以期達到證悟菩提的層層目標。簡言之,「修證」就是「事」。
而「行願」是首先要發利益眾生的大願,然後勇往直前地去實現它,沒有相當的大願,是無以成就的。願大成就也愈大,願小成就也小或根本無以成就,這是因果關係。「行願」可說是支撐整個修行的背後脊柱,千萬別忽視了「行願」的作用。下面再作進一步的說明。
與世間法則,有同亦有異
對一般世間事務的法則來說,把事務的道理弄清楚了,再依其理把它做好了,所謂的「理」與「事」都到達了,這事務就算圓滿了。譬如說,要開車到一個未曾去過之處拜訪,須先把路線圖仔細研究好了,然後依所知的路線行駛,最後到達了目的地。研究路線圖是「理」的部份,而依所研知的路線圖去行駛,就是「事」的範疇了。開車到達了目的地,「理」、「事」都達到了,事情就算圓滿,當然,這僅是一個粗淺的例子而已。
同樣的,佛經上所敘述的道理,並不是高不可攀的東西,佛所說的每件事,都是可以修證到的。然在圓滿菩提道的過程中,卻比一般的事務,要複雜的多。「見地」代表「理」,三世因果與六道輪迴的論述、為人處事的道理、生老病死的無奈、性空緣起的初步認知,以及一般有為的修行方法等等,是能夠學習而可理解到的,都算是「見地」的範疇。但談到佛法的究竟處或佛法的中心義,也就是「見地」的核心,就不是可以學習或邏輯思考所能得到的了,佛法每部主要的經論,都在嘗試盡一切的可能,用種種不同的方式,欲以文字般若表達這一點,以使我們了解,但結果是,佛菩薩以手指月,目的要我們看月亮,而我們卻多把佛的手指當成了月亮,無法體會其真義。為什麼?因為這「不二法門」的菩提道體(暫時借用這個名稱),不是用屬於「二性」的思維或邏輯能夠推演出來的,凡能描述出來的,都屬境界,而任何境界都不是。
行者一直要等到有一天,因緣、福德成熟時,萬緣放下,能所俱寂,突然頓悟了,才能真正體會佛陀與善知識之所描述的內涵。換言之,這個菩提道體要到了相當證悟時,他的「見地」才算初步完備,沒有證到的「見地」,還是有瑕疵的。
「修證」代表「事」,修止、修觀、修定,大小乘與顯密的各種修行方法,小乘講求的戒、定、慧,大乘所說的六度,都是「修證」的範疇。但「修證」也不是一加一等於二那麼直接簡單,「修證」是有層次的,初分大約可分資糧位、加行位、見道位、修道位、證道位、行道位與究竟位等等。「見地」有如指路的路線圖,「修證」就是依路線去行走,走向其目的地。缺乏「見地」的「修證」,多是盲修瞎練,難以有所成就的。
在資糧位、加行位上修持的努力,是可以點滴累積的,一分努力,就多半會有一分相當的收穫。就以修止、修定而論,這是功夫上的進展,日久功深,效果是可以逐漸累積的。但到了「見道位」的這一關,功夫累積再多,也不一定能突破這一關,而這一關又是修持的過程中,最重要的一關。為什麼這一關難過?因為菩提道體是我們本來一直都具有的,自無始劫來,也從來未曾或失,只因我們的妄想、執著而不能證得,它不是可以修得來的,功夫累積再高,修持的歲月再久,也無法保證能「見道」,故云「悟得」而不言「修得」,實際上,根本也沒有得與不得的問題,無失亦無得。
因此,既然菩提道體不是學理上的探討能夠了解到的,也不是功夫的累積可達到的,「見地」上再努力鑽研,「修證」上再拼命下功夫,也都不能保證能夠及時開「悟」,這時就應觀察到支撐在背後的「行願」之作用了。我們都知道,求證菩提須要「因緣具足,福德具足」,因緣、福德從何而來?那就要靠累世的「行願」了。「行願」是先要發大願,然後去實現它。「行願」也是自己心行的無上指標,在心行上,不能與自己的「行願」相符,不能淨化轉變,「見地」與「修證」都不會有較大而突破性的進步了。
「見地」與「修證」有一會合點
「見地」與「修證」似乎各有其關口要過,但實際上,兩者面臨同一個關口。「修證」的關口在「見道」,「修證」上到達「見道」的那一剎那,同時在「見地」上也才能真正領悟到這個不生不滅的菩提真如,才會初步了解佛法的究竟義,理(見地)才能算是初通;而這一關過了,「修證」也才能真正上路。所謂「不識本心,修法無益」,即此理也。過了「見道」這一關,才可能有真正上路的修持。因此,不論任何一種佛法的修持方法,都是以這一關為初步的首要目標。
「見道」也就是所謂的「明心見性」,能夠過了這一關,「理」(見地)、「事」(修證)就可匯合了,可以圓融地並運下去了,一切方能走上正確的軌道。
沒有一加一等於二,卻有絕對的因果關係
佛法的「見地」不僅是「知識」,不完全是可以學習或研究而來的,那麼既然在「見地」上,再學習研究佛法的理論,也不能完全貫通;在「修證」上,功夫再精進努力,也不一定保證「見道」,因為,那菩提道體不是修來的,人皆有之,始終不移,你不修,它也不減,你修,它也不增,其間沒有一加一等於二那般的直接關係,那我們還須學個什麼?還須修個什麼?何必枉費心力呢!
其實不然,「見道」之前,也是修行,是修「資糧位」,也是「加行位」,由於我們凡夫自無始劫來,心地上已累積了無數的塵垢,把般若光明給掩蓋了,不先把這些累積的塵垢清除了,心地的本來光明,就顯示不出來了,而「資糧位」、「加行位」的修行,借用止、觀修得的定力,將心地上的塵垢,逐步清掃掉了,塵垢清除了,心地的光明,就比較容易顯現而體會了,若真能體會到了,能所雙亡,就能「見道」,我在這說「比較容易」,是指到了這一步,能否「見道」?還要有適當的機緣,不是立即能保證的。「資糧位」、「加行位」的修行是「漸修」,而「見道」是「頓悟」,「頓悟」並非直接來自於「漸修」,但反過來說,沒有「漸修」,心地上的塵垢不除,也永遠沒有「頓悟」的機會。其間沒有直接的方程式,但卻有密切的因果關係。換言之,沒有漸修就不可能有頓悟,頓悟了之後還得漸修。頓悟後的漸修,道路看清了,可以真正無誤的上路了。
願力愈大,成就愈大
「行願」在淺看之下,似乎與修行沒有什麼大的直接關聯,然實際上,是有絕大的因果關係。「行願」可說是我們的最高指導方向,方向正確了,路就不會走偏了,方向不正確,「失之毫厘,差之千里」,因地偏了一點,果地就有天壤之別了。願力不足或願力偏頗,修什麼法門,都不會有大的成就。佛菩薩們為什麼都有如此大的成就?因為他們無一不是發了大願的,而這個大願完全是利益所有眾生的,若僅發自私自利的願,修再久也是難有大成就的。「因地不真,果招迂曲」,即是此理。
由此,更凸顯出「行願」在修行上的重要性。故修行首重發願,發了願還要積極地去實現它,福德的累積要靠「行願」,因緣的成熟也要靠「行願」,如此的「行願」,就有如此不可思議的力量。沒有宏大的「行願」,心行難以淨化,「見地」就不會圓滿,「修證」也不能證果。「見地」與「修證」的最重要的關卡是「見道」,也就是頓悟,能否順利衝破這一關,也要看「行願」的功德與因緣了。「見地」須在「行願」中,逐漸圓滿,而「修證」亦須在「行願」中,證得果位,「行願」可謂是「見地」與「修證」背後的無形脊柱。
況且,我們修行不是一生一世就能了的,是生生世世都要延續下去的,今世的「見地」與「修證」,能完全帶到來世的機會也不大,因為,即使是羅漢與八地以前的菩薩們,都還有隔陰之迷,轉了一世,前世的記憶,差不多都忘了,那麼我們如何還能保證自己會繼續修持下去呢?這就要靠我們宏大「行願」的力量了,由願力造成無比的慣性力,自然而然就會把自己推向正確的方向行進了,無論歷經多少世,依然不滅。由此可見,「行願」這一環,是無比的重要,沒有了「行願」,一切皆可能枉然。
試觀諸大佛菩薩們,無一不是發了無上大願,而且是無怨無悔地去實現他們的大願,無論天堂地獄,各處乘願而往,無生法忍,歷經多劫的功德累積,才有圓滿的成就。成了佛後,其願力就更是無邊了,這就是我們學佛者所應學習的,若能徹底發了大願,努力以赴,他日(世)沒有不成就的。《華嚴經》有云:「初發心,即成正等正覺。」若能徹底真切地發了大願,絕對會有成就的,我們對佛法、對自己,都應具有信心。
三者相輔相成,缺一難以成就
「見地」、「修證」、「行願」三者,不僅並行而不相悖,而且其間有相輔相成之功效。
當我們在「見地」上遇到瓶頸時,就應求助於「修證」,在事上的「修證」走過去了,理上的「見地」才能深切地體會到。譬如說,經典上所說的「無住而生心」、「淨念相繼,都攝六根」、「一念萬年、萬年一念」等等佛學名相,在自己還沒做到之前,對這些名相的了解,絕對不會完全真切,然一旦你在「修證」上做到它們了,那樣的體會,才算真的「見地」。
有時在「修證」的過程中,往往產生一些境界與身心的狀況,或在修持的方法上不清楚,心中疑慮,這時去請教善知識之指點,或在經典中去尋求解答,都是在「見地」中輔助「修證」的進步。理徹底懂了,事必然就不會偏差了。
然而,有時自己在「見地」上的了解無誤,而在「修證」上,方法也沒錯,也很精進,但就是不能更上一層樓。那自己就要深切反省,反省自己在「行願」上做得是否不夠?以致福德與智慧的資糧欠缺,因緣不能具足。做錯了的,還要誠心徹底的懺悔,懺悔之後,還得積極在「行願」上下功夫,無怨無悔,旦旦行之,不求回報,一切自然會有轉機的,「行願」就是成就的原動力,這是因果的道理。
見、修、行三者,是相輔相成的,缺一不可。當「見地」上無法得到貫徹,就要往「修證」與「行願」上下功夫;當「修證」上使不上力,就得自「見地」與「行願」上下手;當「行願」不能順利,也要在「見地」與「修證」上精進彌補。因為,它們完全是互為因果的。
拉雜地扯了一堆,就此擱筆。一己淺見,與君共勉之。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